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宇宙探測的現狀和發展,人類認識宇宙的范圍不斷擴大。
2.了解探測開發宇宙和保護宇宙環境的重要意義。
3.了解中國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歸納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2.通過收集有關資料,訓練學生運用資料、完善知識結構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探測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探索精神。
2.通過學習保護宇宙環境的有關內容,認識保持太空清潔的重要性,增強保持宇宙環境的意識。
關于“宇宙探測的發展”的教學建議
關于宇宙探測的發展,涉及到許多概念:如航天飛機、載人飛船、空間站等等。這些概念不需要學生掌握,若學生感興趣,或者問到某些相關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給予適當的補充。本期擴展資料有相關內容。
這部分內容關鍵應該說明這樣幾點:
一、人類借助越來越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觀測范圍增加了許多倍。尤其是各種探測器對一些天體的近距離觀察甚至直接取樣等,使人類對于宇宙環境中的很多天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人類不斷增強的宇宙探測能力,不僅僅是滿足認識新事物的好奇心,而且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例如空間通信、氣象觀測、軍事偵察、飛機導航、地球資源遙感等。
三、中國在航空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關于這點,教師可以參考“媒體素材”中的課件類素材。擴展資料也有相關內容。教師通過這部分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當然,人類執著地向宇宙進軍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痛苦的災難。比如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起飛時發生爆炸,7位宇航員全部遇難,成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災難。對于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教師可以參考擴展資料中的“世界載人航天大事”,選擇性地介紹,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索的歷程是艱難的。
關于開發宇宙的教學建議
關于開發宇宙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從本資源庫提供的媒體資料著手,讓學生從錄像中了解一些人類為開發宇宙做出的各種努力。比如如何建立太空生態系統,讓宇航員可以更長時間停留在太空。
學生很容易認為,在當前條件下,開發宇宙離我們很遙遠,而事實上,人類在這方面已經取得很重要的成果。尤其空間資源是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很理想的資源。而太陽能資源的利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目前很多飛行器和人造衛星都利用太陽能作為能源的供給。發電后送回地球在目前是科學家的設想。對于礦產資源,目前還處在采樣分析階段。但毫無疑問,人類開發宇宙的步伐會越來越快,國際合作也越來越密切。
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教學重點】
本節內容是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為線索,由探測宇宙、開發宇宙和保護宇宙環境等內容組成。充分體現了人類活動和宇宙環境的關系。人類探測宇宙的目的是為開發宇宙資源,開發宇宙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宇宙環境的保護,因而在教學中,使學生認識開發宇宙資源和保護宇宙環境的重要意義是本節的重點。本節的知識難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較強,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表資料或補充一些課外資料,運用讀圖、閱讀分析資料和討論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受到正確的思想觀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