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謎(通用13篇)
宇宙生命之謎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酶、碳、析、揭、磁、隕”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是按怎樣的順序講的?最后得出的結論
是什么?
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閱讀科普文的方法。
3.通過閱讀,感悟出寫這類文章的法。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激發學生質疑、釋疑的興趣。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幻燈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精彩兩分鐘:
一、正確認讀音下面的詞語,注意帶橫線的字的讀音。
磁場 抵御 猜測 觀測 隕石 枯萎 稀薄 銀河系 冥王星 厭氧菌 攝氏度 二氧化碳 嫦娥奔月 酶
二、按順序排列下面的詞語
地球 太陽系 宇宙 銀河系
三、有感情地把下面的句子讀兩遍。
1.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
2.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3.一種好的習慣,一輩子用不完它的利息,一種壞的習慣,一輩子償還不了它的債務。
新課
一、導入新課。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告訴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計數的星球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識。
二、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宇宙生命之謎。抓住“謎”讓生解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明確學習目標,請生讀閱讀提示,讓生明白學習本課要完成的知識目標。(第一個和第三個問題)
四、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點勾畫和批注。為小組交流做準備。
五、小組交流。師巡視了解學生自學和小組合作交流的情況,為集體交流做準備。
六、班上交流。
討論作者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哪些內容?
生述后(展示課件)
(1)天體上生命存在具備的四個條件;
(2)太陽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火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
(4)科學家利用宇宙飛船對火星作了近距離的觀測,揭開了火星神秘的面紗
(5)人們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學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著生命。
七、重點研讀。
1.重點研讀4、5、6自然段,分析哪些星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1)生命存在至少具備哪四個條件?
(2)反復讀課文,說說為什么太陽系中為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畫出來,然后和小組內同學交換一下意見。
2.重點研讀7、8、9自然段,說說能否確定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其科學依據是什么?
八、交流,課文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小結。
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的問題,人類從有時候就有思考,發展到近代,科學家們利用科學技術進一步進行了探索與分析,人類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但從落入地球上的隕石中包含著有機分子的情況看,我們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們在哪里呢?有待我們這些未來的科學家去進一步探索。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哪些內容?
二、新課。
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講的?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結。
先提出問題(地球之外的有沒有生命存在)然后進行分析(生命存在至少有四個條件——根據這些條件進行推測,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證明火星表面還沒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結論,這仍是一個謎。
三、作者在講這些內容時,用上了哪些方法?
四、交流學習本文后的感受。
五、拓展訓練。
請根據本單元的學習,結合“神州六號”的發射成功,展開想象,寫一篇與環保或飛往太空有關的作文,題目自擬。
宇宙生命之謎 篇2
之四
作者:洪瀨中心小學 蘇春燕
《宇宙生命之謎》一文是第十一冊語文教材新選的課文,這是一篇介紹科學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過閱讀理解,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領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較、排除的方法說明問題的表達方法。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根據生命存在的條件探索火星的情況及其成果,是教學這篇課文的重點,學生對有關生命科學的理論、術語的理解是教學這篇課文的難點。
這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文章,文中的科學術語也比較多,學生要學起來是有一定難度。在教學本文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揭題:
1、出示課題《宇宙生命之謎》,“謎”用紅色,大字寫出來,并加上“?”,并問學生:到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2、學生討論,發表意見。(其中29位學生說有,13位說沒有)
3、當學生發生爭論時,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答案。
二、設疑: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的依據。
2、學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條件:(1)、適合的溫度,零下50至零上150攝氏度之間。(2)、必要的水分。(3)適當成分的大氣。(4)要有足夠的光和熱。
2、師按離太陽的遠近畫出圍繞太陽運動的九大行星的示意圖: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讓學生再讀課文,根據生命存在的條件,說說在圍繞太陽運動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4、學生通過讀課文后交流:水星離太陽最近,向陽時表面溫度達到300至400攝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顆高溫、缺氧、缺水、有著強烈陽光輻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離太陽很遠,它們的表面溫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攝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陽系中唯一還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師問: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索:
1、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為什么,找出科學依據。
2、學生交流。
3、引導學生再認真閱讀課文,弄清科學家對火星探索的歷程,然后再理解科學家經過觀測分析得出的結論:“在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在飛船著陸的地區,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
四、辯論:
1、拋出問題: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存在?
2、同一觀點的同學組成小組后,個人充分自讀課文,積極為辯論準備材料。
3、在組內充分交流。
4、學生分兩組展開辯論。
五、拓展:
讓學生課后閱讀《少兒科普百科》、《宇宙的奧秘》來知道:宇宙是怎樣產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嗎?太陽什么時候會燃燒盡?人類能遷居到別的星球上嗎?……
宇宙生命之謎 篇3
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
一、認識四個生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什么。
四、 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布置預習。
了解銀河系、太陽系等方面的知識。
二、學生自學課文,自由朗讀課文,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討論學習。
1、 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 討論: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條件。學生閱讀理解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
3、 科學家探索火星上有無生命的情況及結論。
1) 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思考:科學家是怎樣對火星進行探索的?
2)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人們的猜測是怎樣被推翻的?
4、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1) 從課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2) 我們該怎樣知道答案?
四、課外實踐活動。
“宇宙的奧秘”資料展。
板書設計 :
宇宙生命之謎
提出問題 生命條件 探索火星 解決奧秘
宇宙生命之謎 篇4
教學目的: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謎。《宇宙生命之謎》要回答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同去解開這個謎團吧。
2、默讀“閱讀提示”,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
(1)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2)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
(3)結論是什么?
(4)提出不動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說一說。
二、理清順序,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2、想想課文從哪到哪開始討論“宇宙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的?
3、學生回答2——9自然段。
4、課文第一段和最后兩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第一自然段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最后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6、現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求結論)
7、全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進行自學后,請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8、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圍繞問題學習)
9、組內進行交流。
10、小組間進行匯報。
第一小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從理論和分析兩個方面說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講,第一,宇宙無限,第二,有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這兩點證明了“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一定還會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第二組:分析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第三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為了揭開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奧秘,作者先用了比較法證明。他把火星與地球進行比較,找到了兩個相似點:1、自轉時間相似;2有晝夜,有四季,兩極也都寒冷。由這兩種比較出的相似點,又引出了科學家的兩種猜測:1、火星表面的黑色線條是運河,2、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認為那是植物在變色。
一環扣一環,作者就兩種猜測進行了揭秘,并且過程很真實,一是拍照,二是近距離觀測。這兩種結果證實了火星上有人類、火星上有植物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作者為進一步證實火星上沒有生命,闡述了宇宙飛船的發現。采用擺實事、列數字的方法,證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氣稀薄、溫度低、無磁場,這說明“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作者為使讀者更加心服口服,通過到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列舉了兩個結果:1、土壤無有機分子,沒有有機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長;2是未發現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連微小的生命都沒有存在。這樣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說法。
第四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火星上沒有生命,但在太陽系之外,還有許多人類不可知的星系。人們確信:在不斷的探索中,一定會解開這個“宇宙生命之謎”。
11、學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學生暢所欲言。)
12、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宇宙生命之謎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謎。《宇宙生命之謎》要回答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同去解開這個謎團吧。
2、默讀“閱讀提示”,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
(1)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2)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
(3)結論是什么?
(4)提出互動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說一說。
二、理清順序,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2、想想課文從哪到哪開始討論“宇宙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的?
3、學生回答2——9自然段。
4、課文第一段和最后兩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第一自然段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最后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6、現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求結論)
7、全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進行自學后,請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8、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圍繞問題學習)
9、組內進行交流。
10、小組間進行匯報。
第一小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從理論和分析兩個方面說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講,第一,宇宙無限,第二,有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這兩點證明了“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一定還會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第二組:分析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第三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為了揭開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奧秘,作者先用了比較法證明。他把火星與地球進行比較,找到了兩個相似點:1、自轉時間相似;2有晝夜,有四季,兩極也都寒冷。由這兩種比較出的相似點,又引出了科學家的兩種猜測:1、火星表面的黑色線條是運河,2、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認為那是植物在變色。
一環扣一環,作者就兩種猜測進行了揭秘,并且過程很真實,一是拍照,二是近距離觀測。這兩種結果證實了火星上有人類、火星上有植物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作者為進一步證實火星上沒有生命,闡述了宇宙飛船的發現。采用擺實事、列數字的方法,證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氣稀薄、溫度低、無磁場,這說明“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作者為使讀者更加心服口服,通過到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列舉了兩個結果:1、土壤無有機分子,沒有有機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長;2是未發現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連微小的生命都沒有存在。這樣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說法。
第四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火星上沒有生命,但在太陽系之外,還有許多人類不可知的星系。人們確信:在不斷的探索中,一定會解開這個“宇宙生命之謎”。
11、學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學生暢所欲言。)
12、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
宇宙生命之謎 篇6
教學目標 :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揭示課題
1.前段時間,對天文愛好者來說發生了一件喜事,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對,“火星大沖”現象,能說說是怎么回事嗎?人們為什么對火星如此關注呢?
2.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科學家認為太陽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這個問題爭論了一百多年。隨著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這個謎已經揭開了。本課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板書課題10 宇宙生命之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默讀課文,看到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三、深入閱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找抓住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講。)
2.討論交流明確:
(1)宇宙是無限的
(2)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么條件呢?
(3)科學家首先對太陽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進行了分析
(4)太陽系中惟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過對火星的考察,發現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還是個謎。
3.你對課文中講到的哪些內容特別感興趣?為什么?
(1)朗讀課文
(2)總結
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這是一個謎,這就需要我們現在努力學習,長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奧秘,親自去揭開這個謎,給人類提供更廣闊的生命空間。
四、探究擴展
1.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載人航天技術等資料。
2.教師展示相關圖片、錄像資料。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由學生感興趣的天文現象導入 新課,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真讀懂課文,通過自學、分組討論了解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所講的內容。繼續教育學生認識環保的重要性,保護好地球環境,讓我們的家園、讓大自然更美!
探究活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載人航天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于宇宙進行著深入的研究。同學們,請你收集有關的最新材料,為自己今后探索宇宙的生命存在奠定基礎。
宇宙生命之謎 篇7
之二
中山路 裴元元
一、復習導入
1、在你的腦海里宇宙是什么樣子的?“謎”又是什么意思?
2、科學家至今沒有弄明白的是怎樣的一個吸引人的問題呢?找出課文中的一句話回答。
二、深化中心、拓展延伸
1、你認為地球之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嗎?(出示圖片,教師介紹太陽系、銀河系)
2、看了圖片你對宇宙有什么新的認識?(使學生明確宇宙是無限的,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
3、討論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出示辯題,正方反方觀點)
4、請學生為自己一方的觀點寫總結陳詞
5、觀看介紹火星的錄像
三、總結全文、激發想象
宇宙生命之謎 篇8
教學目的: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謎。《宇宙生命之謎》要回答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同去解開這個謎團吧。
2、默讀“閱讀提示”,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
(1)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2)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
(3)結論是什么?
(4)提出不動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說一說。
二、理清順序,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2、想想課文從哪到哪開始討論“宇宙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的?
3、學生回答2——9自然段。
4、課文第一段和最后兩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第一自然段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最后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6、現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求結論)
7、全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進行自學后,請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8、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圍繞問題學習)
9、組內進行交流。
10、小組間進行匯報。
第一小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從理論和分析兩個方面說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講,第一,宇宙無限,第二,有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這兩點證明了“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一定還會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第二組:分析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第三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為了揭開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奧秘,作者先用了比較法證明。他把火星與地球進行比較,找到了兩個相似點:1、自轉時間相似;2有晝夜,有四季,兩極也都寒冷。由這兩種比較出的相似點,又引出了科學家的兩種猜測:1、火星表面的黑色線條是運河,2、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認為那是植物在變色。
一環扣一環,作者就兩種猜測進行了揭秘,并且過程很真實,一是拍照,二是近距離觀測。這兩種結果證實了火星上有人類、火星上有植物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作者為進一步證實火星上沒有生命,闡述了宇宙飛船的發現。采用擺實事、列數字的方法,證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氣稀薄、溫度低、無磁場,這說明“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作者為使讀者更加心服口服,通過到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列舉了兩個結果:1、土壤無有機分子,沒有有機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長;2是未發現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連微小的生命都沒有存在。這樣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說法。
第四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火星上沒有生命,但在太陽系之外,還有許多人類不可知的星系。人們確信:在不斷的探索中,一定會解開這個“宇宙生命之謎”。
11、學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學生暢所欲言。)
12、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宇宙生命之謎 篇9
教學目的: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謎。《宇宙生命之謎》要回答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同去解開這個謎團吧。
2、默讀“閱讀提示”,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
(1)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2)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
(3)結論是什么?
(4)提出不動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說一說。
二、理清順序,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2、想想課文從哪到哪開始討論“宇宙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的?
3、學生回答2——9自然段。
4、課文第一段和最后兩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第一自然段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最后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6、現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求結論)
7、全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進行自學后,請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8、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圍繞問題學習)
9、組內進行交流。
10、小組間進行匯報。
第一小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從理論和分析兩個方面說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講,第一,宇宙無限,第二,有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這兩點證明了“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一定還會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第二組:分析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第三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為了揭開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奧秘,作者先用了比較法證明。他把火星與地球進行比較,找到了兩個相似點:1、自轉時間相似;2有晝夜,有四季,兩極也都寒冷。由這兩種比較出的相似點,又引出了科學家的兩種猜測:1、火星表面的黑色線條是運河,2、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認為那是植物在變色。
一環扣一環,作者就兩種猜測進行了揭秘,并且過程很真實,一是拍照,二是近距離觀測。這兩種結果證實了火星上有人類、火星上有植物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作者為進一步證實火星上沒有生命,闡述了宇宙飛船的發現。采用擺實事、列數字的方法,證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氣稀薄、溫度低、無磁場,這說明“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作者為使讀者更加心服口服,通過到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列舉了兩個結果:1、土壤無有機分子,沒有有機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長;2是未發現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連微小的生命都沒有存在。這樣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說法。
第四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火星上沒有生命,但在太陽系之外,還有許多人類不可知的星系。人們確信:在不斷的探索中,一定會解開這個“宇宙生命之謎”。
11、學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學生暢所欲言。)
12、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宇宙生命之謎 篇10
之一
佚名
教學目的: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激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謎。《宇宙生命之謎》要回答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同去解開這個謎團吧。
2、默讀“閱讀提示”,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
(1)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2)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
(3)結論是什么?
(4)提出不動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說一說。
二、理清順序,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2、想想課文從哪到哪開始討論“宇宙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的?
3、學生回答2——9自然段。
4、課文第一段和最后兩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第一自然段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最后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6、現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求結論)
7、全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進行自學后,請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8、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圍繞問題學習)
9、組內進行交流。
10、小組間進行匯報。
第一小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從理論和分析兩個方面說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講,第一,宇宙無限,第二,有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這兩點證明了“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一定還會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第二組:分析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第三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為了揭開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奧秘,作者先用了比較法證明。他把火星與地球進行比較,找到了兩個相似點:1、自轉時間相似;2有晝夜,有四季,兩極也都寒冷。由這兩種比較出的相似點,又引出了科學家的兩種猜測:1、火星表面的黑色線條是運河,2、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認為那是植物在變色。
一環扣一環,作者就兩種猜測進行了揭秘,并且過程很真實,一是拍照,二是近距離觀測。這兩種結果證實了火星上有人類、火星上有植物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作者為進一步證實火星上沒有生命,闡述了宇宙飛船的發現。采用擺實事、列數字的方法,證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氣稀薄、溫度低、無磁場,這說明“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作者為使讀者更加心服口服,通過到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列舉了兩個結果:1、土壤無有機分子,沒有有機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長;2是未發現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連微小的生命都沒有存在。這樣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說法。
第四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火星上沒有生命,但在太陽系之外,還有許多人類不可知的星系。人們確信:在不斷的探索中,一定會解開這個“宇宙生命之謎”。
11、學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學生暢所欲言。)
12、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宇宙生命之謎 篇11
10、宇宙生命之謎
教學目標 :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掌握關于宇宙生命的一些知識。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練習運用資料闡述自己觀點表達方法。
4、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以及珍惜愛護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掌握關于宇宙生命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課件展示:星空。)仰望這美麗的星空,閃爍的群星,深邃的天空,多么讓人神往。地球之外的廣袤空間又是如此的神秘,吸引人們去探索、去發現。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宇宙生命這個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匯報預習收獲,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1、課前預習書讀熟了吧?多響亮的回答,充滿信心。好,老師把檢查預習的權利給你們。同桌兩個伙伴對讀一人讀一段,互相檢查,有錯要及時糾正。
2、讀的時候伙伴沒給你提意見的有哪些請舉手?書讀得不錯。
3、書讀熟了,接下來你們想干什么?
4、既然大多數同學覺得應該了解課文內容,就請你們談談自己通過讀課文發現了什么
5、我發現大家的發現局限于宇宙生命的知識,科普文章除了傳授知識還會我們科學的思維方式。你可以把3、4段比較讀讀,也可以讀6、7、8、9段看看科學家怎樣研究行星的?
a)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回,點撥。
b) 交流、匯報。
c) 結合課文的學習,談談自己對“謎”的理解。
6、展開關于除地球以外的宇宙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小辯論會。
a) 提出要求:(1)像科學家一樣收集書和課外書中的資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辯論中,語言要簡潔明白,因此不能照著收集到的資料念,要選擇重內容。
(3)辯論時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分析比較別人的話,找漏洞給予反駁,才有說服力。
(4)推選代表,推出來的選手選擇助手組成自己的智囊團,共同參與活動。
b) 準備。
你們是聽眾,在活動中增長見識,是評委掌聲代表你們的態度,是候補選手可以站起來對代表的發言做補充。辯論中選手可以叫暫停,與自己的助手商量,還可以找我商量,找在座的聽課老師商量。
c) 辯論。
7、總結:親愛的同學們,老師真佩服你們豐富的知識、獨特的見解、能言善辯,今天的辯論不論是正方還是反方都是贏家,因為通過大家的參與,我們學到書本上的還有課外書上的不少關于宇宙生命的知識。參加了這么精彩的一場辯論會,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讓我們拿起筆,寫下你最想說的一兩句話,來記錄這一刻吧!
板書計劃:
10、宇宙生命之謎
分析 → 比較 → 結論
假設 → 考察論證 → 結論
宇宙生命之謎 篇12
教學目的: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 這一直是一個謎.《宇宙生命之謎》要回答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同去解開這個謎團吧.
2,默讀"閱讀提示",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分別是什么
(1)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2)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
(3)結論是什么
(4)提出不動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說一說.
二,理清順序,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2,想想課文從哪到哪開始討論"宇宙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的
3,學生回答2——9自然段.
4,課文第一段和最后兩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第一自然段寫的是從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最后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人們至今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謎.
6,現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求結論)
7,全文圍繞"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 進行自學后,請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8,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圍繞問題學習)
9,組內進行交流.
10,小組間進行匯報.
第一小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從理論和分析兩個方面說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講,第一,宇宙無限,第二,有許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這兩點證明了"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一定還會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第二組:分析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第三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為了揭開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奧秘,作者先用了比較法證明.他把火星與地球進行比較,找到了兩個相似點:1,自轉時間相似;2有晝夜,有四季,兩極也都寒冷.由這兩種比較出的相似點,又引出了科學家的兩種猜測:1,火星表面的黑色線條是運河,2,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認為那是植物在變色.
一環扣一環,作者就兩種猜測進行了揭秘,并且過程很真實,一是拍照,二是近距離觀測.這兩種結果證實了火星上有人類,火星上有植物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作者為進一步證實火星上沒有生命,闡述了宇宙飛船的發現.采用擺實事,列數字的方法,證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氣稀薄,溫度低,無磁場,這說明"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作者為使讀者更加心服口服,通過到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列舉了兩個結果:1,土壤無有機分子,沒有有機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長;2是未發現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連微小的生命都沒有存在.這樣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說法.
第四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火星上沒有生命,但在太陽系之外,還有許多人類不可知的星系.人們確信:在不斷的探索中,一定會解開這個"宇宙生命之謎".
11,學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12,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宇宙生命之謎 篇13
今天,我們的語文課該學《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們班舉辦了一次氣氛活躍、言辭犀利的辯論會。
我們正方的觀點是:宇宙中還存在有其他的生命體。
我是正方一辯,所以首先由我陳述我方觀點:“各位評委、各位朋友、尊敬的主持人、大家好!我方的觀點是宇宙中還存在有其他的生命體…”我列舉了通古斯大爆炸的兩種解釋(飛船碰撞說、天鵝星座第61號發生激光說)、比利時成千上萬人看到巨大飛碟、1947年美國飛行員看到九個發亮碟狀物等一些有關“UFO”的事例;同時指出: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數十萬個銀河系、數百萬個象地球一樣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科學家們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探索外空間信息,始終堅信宇宙中還存在有其他的生命體,“神五”飛天邁出了我國探索外空間信息的新征程。
接著,對方一辯張大成站起來闡述了辯友的觀點:宇宙中不存在有其他的生命體。并利用光的反折射,解釋了有關“UFO”等不明飛行器的現象(但有一些解釋不能使人信服)。
我方二辯董昊林列舉了“天倚星”號的“飛船”例子,對方無言以對;我擺出了:復活節島上的石像、古埃及廟宇里“神奇戰車”壁畫,被對方一辯張大成二辯戴洪震通過一個在古代山洞里的一個腳印來解釋為是史前人類,史前人類的科技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再后來,我又列舉了許多例子,但都被他們解釋為史前人類做的,他們就抓住史前人類這一借口不放。我一看決戰的時機到來了,高聲道:既然史前人類的科技遠遠高于現代文明,那么,他們到哪去了呢?是消失了?還是為躲避災難乘飛船到了外太空。所以我說:宇宙中還存在有其他的生命體。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此時下課鈴聲急促地響起。
朋友,你看了我們的辯論后,感覺如何?你認為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