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2 Education教案
5. to solve this, australia uses “distance learning” methods, where the students have lessons by two-way radio and mail. p 1036. in these countries, where some people do not even have fresh water or basic health care, reaching the target of “education for all” will be a huge task, despite help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104iii. 教材分析與教材重組 1. 教材分析本單元以education為話題,旨在通過單元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和其他國家的教育情況以及學習方法和策略,并學會進行比較和寫文章。1. 1 warming up 提供了四幅有關educators的圖片:confucius(孔子),anton makarenko(安東·馬卡連科), anne sullivan and helen keller(安·薩利文和海倫·凱勒),tao xingzhi(陶行知)。課前布置學生搜集這四位教育家的信息(主要包括time, country, way of teaching),并找出一句自己喜歡的教育名言。1. 2 listening是關于中美兩國教育比較。其中涉及class size, method of teaching/teaching style, homework以及 exams等方面的信息。要求學生們不僅要聽懂,而且要根據表格(p101)紀錄下主要數據信息。1. 3 speaking 描述p102頁的兩個圖表,并根據其中的問題進行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1. 4 pre-reading是reading的熱身活動。要求學生結合speaking所討論內容,對照自己學校的情況,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興趣,以便他們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觀點。1. 5 reading是essay。其中介紹了中國以及全球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1. 6 post-reading共四個題。第一題choose the best heading for each paragraph,其目的在于培養、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題要求學生注意文中的細節信息,訓練學生把握細節的能力;第三題要求找出distance learning, mixed-grade classes, money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和money from local organizations等methods所對應的國家;第四題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結合現實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自己的周圍找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7 language practice 共五個題。第一題,要求討論并定義所給十個單詞;第二題,運用本單元生詞進行短文填空;第三題,參照一段文字完成一個graph(對照speaking部分);第四題,用所給單詞替換短文中的劃線單詞或短語;第五題,概括總結第三題文字的內容。目的在于:結合speaking部分,讓學生學會描述graph或chart,以及根據文字描述畫出graph或chart。1. 8 integrating skills分reading和writing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reading是閱讀短文how we learn,其后的三個訓練題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方法,并通過討論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學習;第二部分的writing要求學生根據課本所給提示的(outline)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一個report,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進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教材重組2.1從話題內容上分析,warming up 和speaking以及workbook中的speaking比較一致; 將這三部分整合在一起,設計成一節任務型“口語課”。目的在于引入教育話題,同時讓學生了解中國和美國教育的現狀,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這一話題內容的興趣,為后面的reading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