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英語二輪專題復習10情景交際
—i wonder if i could use your telephone.
—________.
a.i wonder how b.i don’t wonder c.sorry,it’s out of order d.no wonder,here it is
解析:盡管該題中反復出現“wonder”一詞,但通過仔細審題可確定其考查的功能項目為征求對方意見,問句相當于“could i use your telephone?”綜合語境和話題的分析,正確的答話方式一般為“of course you can”(肯定)或“sorry,you can’t”(否定),也只有c項符合題意,a、b、d項均屬典型的“上詞下用”現象,而且d項中的“no wonder”意思為“難怪 ”,更是和題干內容相差甚遠。
二忌中文思維
與上詞下用比較,這一誤區更具迷惑力,因為無論按題目內容或是按思維方式來考慮,都非常符合中國學生的習慣。顯然,掌握英漢兩種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相同和相異之處,對于準確解題至關重要。考生解題失誤之一是按漢語的表達方式和結構去套英語,去選答案,這屬于語言知識的“負遷移”。請看下例:
—do you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over the weekend?
—________.
a.i don’t believe b.i don’t believe it c.i believe not so d.i believe not
解析:以do you think…?這樣的句子來提問,用d項來回答表示否定,顯然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這也正是許多考生選了a、b、c項的原因。另一個更常見的失誤是套用中國文化模式。違背英語國家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俗,這屬于文化方面的“負遷移”。
三忌直接回絕
這主要是指在對方要求得到幫助,提出請求或邀請時,回答過于直接,不夠委婉,盡管從語義角度分析是沒毛病的,但不符合英語國家的交際習慣。“請求”方面的問 話有may i…?/can i…?/i wonder if i could…/do you mind if i…?等,“邀請”方面 的問話有will you…?/would you like to…?/i’d like to invite to…等。在作否定回答 時,為了表示禮貌和委婉,通常要用一些委婉詞,如but,i’m afraid,i’m sorry,thanks,please,had better等。請看下例:
—i didn’t know this was a one-way street,officer.
—________
a.that’s all right. b.i don’t believe you. c.how dare you say that? d.sorry,but that’s no excuse.
解析:許多考生有可能選b、c項,這是沒有注意到西方人生活、工作中交往的必要禮節,答話時過于生硬,沒有顧及他人感情,而正確答案d項正是在充分考慮到說話雙方的身份,彼此之間的關系以及說話人的立場和態度的基礎上做出的選擇。
四忌答非所問
應該說答非所問的錯誤比較容易察覺,如果問話與答話的內容風牛馬不相及的話,考生可以迅速排除。但有時雙方會話內容有所關聯,但仔細推敲發現其實答語并不切題。最典型的例子是with pleasure和it’s a pleasure。前者一般在事前回答 ,表示“非常愿意”。后者一般在事后回答,表示“不用客氣”。 請看下例:
—sorry, i couldn't come to the party. i was sick that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