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3
《綿綿土》閱讀理解及答案
14.本文描寫的“綿綿土”有哪些特點?
參考答案:細柔,溫暖,金黃色,是天上降下來的凈土。
15.從全文看,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蕩著近乎重逢的狂喜”?
參考答案:(1)作者誕生在綿綿土上,他認為大沙漠是綿綿土的發祥地。
(2)作者年輕時就有一個“沙漠夢”,大沙漠再現了他失落多年的“夢境”。
16.除了以“沙漠——綿綿土——沙漠”為思路安排的文章結構,本文還另有一個隱喻性的表達結構,請寫出體現這一線索的三個關鍵詞語。
參考答案:母體——綿綿土——故鄉
17.作者對綿綿土的回憶和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抒寫,寄托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對綿綿土的回憶,寄托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古老習俗的懷念。
(2)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抒寫,寄托了作者對故鄉的熱愛。
(3)講述生命與母體、人與故土之間難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聯系,表達游子對故鄉深深的眷戀。
《陽光的香味》閱讀理解及答案陽光的香味林清玄
我遇見一位年輕的農夫,在南方一個充滿陽光的小鎮。
那時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剛剛收成,春日陽光的金線如雨傾盆地潑在溫暖的土地上,牽牛花在籬笆上纏綿盛開,苦楝樹上鳥雀追逐,竹林里的筍子正紛紛漲破土地。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真是人間里非常幸福的感覺。
農夫和我坐在稻埕注旁邊,稻子已經鋪平張開在場上。由于陽光的照射,稻埕閃耀著金色的光澤,農夫的皮膚染了一種強悍的銅色。我在農夫家作客,剛剛是我們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來,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脈一般,一條棱線接著一條棱線,這樣可以讓山脈兩邊的稻谷同時接受陽光的照射,似乎幾千年來就是這樣曬谷子,因為等到陽光曬過,八爪耙把棱線推進原來的谷底,則稻谷翻身,原來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陽的一面來——這樣曬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簡直是一種陰陽的哲學了。
農夫用斗笠扇著臉上的汗珠,轉過臉來對我說:“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
他說:“你吸到什么沒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氣味,有一點香。”我說。
他開顏地笑了,說:“這不是稻子的氣味,是陽光的香味。”
陽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著他。
那年輕的農夫領著我走到稻埕中間,伸手抓起一把向陽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時稻子成熟的香氣整個撲進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陰的埋在內部的谷子讓我嗅,卻是沒有香味了。這個實驗讓我深深地吃驚,感覺到陽光的神奇,究竟為什么只有曬到陽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輕的農夫說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曬太陽時發現的,那時他還是大學學生,暑假偶爾幫忙農作,想象著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從曬谷時發現了陽光的香味,竟使他下決心要留在家鄉。我們坐在稻埕邊,漫無邊際地談起陽光的香味來,然后我幾乎聞到了幼時剛曬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曬的棉被、新曬的書畫,陽光的香氣就那樣淡淡地從童年中流泄出來。自從有了烘干機,那種衣香就消失在記憶里,從未想過竟是陽光的關系。
農夫自有他的哲學,他說:“你們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陽光,有陽光的時候,空氣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說花香好了,你有沒有分辨過陽光下的花與屋里的花,香氣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