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指代不明”講析及其創新練習
c、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從城東到城西,從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單位的定影液一點一滴地收集起來。(XX年廣東卷)
d、明朝嘉靖之后,世風日下,貪污被視為正常,廉潔反被譏笑。因而,在官員離任時,人們常以宦囊的重輕來評判他們能耐的大小。(XX年廣東卷)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上海交響樂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豐厚,難以承受百元甚至數百元的高價票。
b.本店熱忱為各位旅客服務,購買車船、飛機、飯票者請到一樓服務臺聯系。
c.他走了一個多鐘頭了。
d.在病中她仍沒忘記被造反派抄去的她同“李先生”的300多封家信。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蓮藕是有花植物中最古老的種屬之一,現在就發現了一萬萬年前的株羅紀的蓮葉的化石。
b.(新聞標題)“豆制品會長 不敢買豆腐”
c.對王先生捐給村小學的十萬元錢,村委委員中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
d.這段時間,患流感的同學很多,為了讓同學們及時得到治療,學校請來了三個醫院的醫生。
參考答案:
1、d(a、“我一定說服老師和你一起去”有歧義,既可理解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為“老師和你一起去”。b、表意不明,人稱代詞“她”指代不明,是“三妹”,還是“葛姐”,還是另外的人?把第一個“她”改為“自己”,第二個“她”去掉。 c、“180多家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單位”,“180”是只限定“醫院”,還是各自包括了后面三個單位,還是三個單位總共“180”家?這屬于修飾語與被修飾的并列詞語之間因限定不明確而造成語意不明的錯誤,如果說成“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180多家單位”就可以避免這種錯誤。)
2、a.(b.省略不當造成歧義,由于“車船”“飛機”后省略了“票”,容易使人產生誤解。 c.詞的多義造成歧義,“走”可理解為“行走”、“離開”。d.介詞選用不準確造成歧義,“被造反派抄去的”是“她”的家信和“李先生”的家信共300多封呢,還是“她”與“李先生”的往來書信300多封呢?)
3、a.(b.簡稱歧義,“會長”是協會會長,還是豆制品質量差,會膨脹?所以不能隨便使用簡稱,應將“豆制品會長”改為“豆制品協會會長”。c.指代不明,“這種主張”到底是指“接受”,還是“反對”,不清楚。d.數量定語產生歧義,“三個”可以修飾醫院也可以修飾醫生,將“個”改成“位”或“所”即可消除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