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 詩歌鑒賞集錦
各地高考詩歌鑒賞集錦答案
1、(安徽卷)
(1)①主要運用襯托的手法。
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打大地、澄碧的求空等場景,來襯托(“烘托”也可)鷹的形象。
(2)①“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
②“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
2、(福建卷)(1)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2)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3、(廣東卷)(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葉 流螢 孤燈
(2)詩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多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孤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4、(湖北卷)
(1)① 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
② 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
(2)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治者。
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興衰。
5、(江西卷)
(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畫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觀看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勢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畫得成的。
6、(遼寧卷)
(1)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前蟲鳴的現象;(1分)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詩描寫的是動景,(1分)周詩描寫的是靜景。(1分)
(2)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1分)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1分)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1分)
7、(全國卷ⅱ)
(1)分別是“明”和“出”。
詩人在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修畫面活了起來。
8、(山東卷)
(1)更喜歡本詩。本詩前兩句點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為后面抒情作了鋪墊。“將軍”兩句缺乏形象感,并且與全詩思鄉的情感內容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