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尋詔鑒專督軍糧,以軍興法從事,饋運頗集。咸平初,改工部侍郎、出知廣州。居二年,民條其政績,上請刻石。
初,鑒在南海,李夷庚為通判,謝德權為巡檢,皆與之不協。二人密言鑒以貲付海賈,往來貿市,故徙小郡。至是,鑒自陳有親故謫瓊州,每以奉米附商舶寄贍之,又言夷庚、德權憸人貪兇之狀,上意稍釋。召還,以疾徙知相州。有芝草生于監牧之室,鑒表其祥異,以為河朔弭兵款附②之兆。優詔答之。景德初,卒,年五十八。
(選自《宋史•張鑒傳》,有刪節)
【注】①偃蹇:高傲。②款附:歸附。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奉詔決獄江左,頗雪冤滯 滯:積壓的
b.不意朝廷聞其縱肆 意:懷疑
c.民條其政績,上請刻石 條:分條列舉
d.鑒表其祥異 表:上奏
【解析】 b 意:以……為意、把……放在心上。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本部有大姓為民患者
a.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實緣力所不逮
b.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謝罪
若聞使命驟至,易其戎伍
c.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因茲首春,俾務東作
d.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解析】 c b項,助詞,“所”加動詞,構成名詞性結構,不譯。 a項,代詞,……的人/代詞,這樣。c項,連詞,如果/動詞,像。d項,介詞,趁著/介詞,憑著、靠著。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出身于將門之家、幼年嗜好讀書的張鑒,靠父親張裔的恩蔭補缺做了供奉官。后來考中進士,任過多種職務,還歷任殿中侍御史。
b.張鑒具有遠見卓識。在處理大將王繼恩的問題上,建議朝廷采取以撫代懲的策略,督促王繼恩追剿盜賊,穩定了軍心,收到很好的效果。
c.張鑒上書朝廷,力陳老百姓的困苦,指出送納租稅的弊端,認為應當愛惜民力。不久朝廷就任用他專門負責督運軍糧,頗見成效。
d.在南海時,同僚與張鑒不和,密告他勾結海外商人往來貿易。張鑒自陳有親故被貶謫瓊州,并反控同僚貪婪兇殘,皇帝成見稍稍解除。
【解析】 a 張鑒的父親是張裔,張裔靠祖上恩蔭補了供奉官的缺。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淳化中,盜起西蜀,王繼恩討平之,而御軍無政,其下恃功暴橫。(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待川決而后防,火熾而方戢,則焚溺之患深矣,雖欲拯救,其可得乎?(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淳化年間,盜賊在西蜀起事,王繼恩討伐平定他們,然而管理軍隊沒有政令,他的下屬仗著功勞而兇暴強橫。(2)如果等河決口以后才去防治,火勢旺盛以后才去滅火,那么焚毀和淹沒的禍患已經深重了,即使想拯救,難道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