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新聞和訪談的閱讀復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分析的能力。開頭兩段屬于概括式導語,擔負著統率全文的任務,以最簡潔的語言把最重要的事實表述出來,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主體的展開確立感情基調,是新聞的精華、靈魂。
【答案】 大意:劉翔在鳥巢退出比賽,觀眾感到震驚、沮喪。
作用:概括了本篇新聞的要點,用充滿感情的話引導讀者,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調,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或:為后文設置懸念、作鋪墊、渲染氣氛等)。
2.怎樣理解“他一瘸一拐地走向通道的背影更是讓人‘不忍卒睹’”“如果可以,他一定想用所有的榮譽換取在鳥巢躍上巔峰的那個瞬間”這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兩句話的表面意思并不難理解,但結合前后文理解“讓人‘不忍卒睹’”以及“他一定想”,自然會思考:觀眾為何“不忍卒睹”?劉翔為何一定想用所有的榮譽換取在鳥巢躍上巔峰的那個瞬間?由此便可看出這兩句話分別從觀眾的情感和劉翔的情感兩個角度,表現了觀眾對劉翔的熱切期待和無限熱愛之情,以及劉翔對創造輝煌的無限渴望和面對意外現實的沮喪和無奈。
【答案】 ①雖然國人(億萬觀眾)對劉翔創造輝煌已經期待了很久,但是對因傷痛而退賽的劉翔又充滿了同情、理解和無限的熱愛。②面對國人的期待和熱愛,劉翔特別渴望能夠在鳥巢創造奇跡(特別看重這場比賽),他的退賽是最無奈的選擇,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彌補這一遺憾。
3.文章用較長篇幅敘述了劉翔從入場到沖出賽道的過程,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選文的新聞場景對劉翔退賽前的動作、表情進行了細致的描寫,能更鮮明地顯現本文的個性特點和新聞價值,增強表達效果,更充分地顯露新聞主題的思想意義。
【答案】 文章這樣寫可以讓讀者更詳細地了解劉翔從全身心進入比賽到不得已退出比賽的全過程,更深刻地理解劉翔渴望在鳥巢創造輝煌的迫切心情,使讀者對他努力之后而放棄的選擇給以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意思對即可)
4.文章結尾說:“在永遠不能再痊愈的傷病加奧運金牌和一個健康、依然可以給我們笑容和未來的劉翔之間,我相信,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會選擇后者!劉翔,依舊是我們的‘飛人’,我們的英雄!”請結合奧林匹克精神,談談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