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新聞和訪談的閱讀復習
【解析】 本題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忌鷳Y合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結合自己對生活的感悟,結合奧林匹克精神及面對艱難困苦或失敗時應有的精神作答!爸卦趨⑴c”“不服輸”“挑戰極限、挑戰自我”“不拋棄、不放棄”“理智選擇”是對奧運精神的最好詮釋。
【答案】 “不拋棄、不放棄”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但貴在參與,健康的生命比閃光的金牌更重要也是奧運精神的核心理念,劉翔的退賽令人扼腕嘆息,但他“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在堅強的努力之后理智退出比賽的選擇,完美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退出未必不是英雄,劉翔依然是我們值得自豪和敬仰的英雄。(意思對即可)
二、(XX年青島質檢)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中國民間組織員工福利狀況調查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基金會工作人員使用的都是國家行政或事業編制,經費由政府下發。1991年后,才開始逐步使用社會團體編制,F在有的基金會盡管使用事業編制,但其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會自行承擔,如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有21名專職工作人員,雖然工作人員的編制問題即將申請下來,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勞動合同制,所有員工福利均由基金會自己承擔。
民間組織的特點是民間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營利性,我國民間組織有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按照國際規則,國際上的民間組織(ngo)工作人員一般都是由志愿者發展而來的,慢慢過渡到全職人員,從業人員的福利和保險一般是社會統一負擔,其本身參與ngo工作的志愿特點比較明顯,不存在經濟上的后顧之憂,也就是說,并不把在ngo從業當成“飯碗”來看待。
國內的民間組織發展與國際ngo有很大不同,社會各層面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到民間組織就業,并稱這為“非主流就業”,從業者也把這種就業當成謀求自身利益和發展的途徑,這就有悖于公益組織的志愿特性。盡管一些基金會希望人們不要把志愿工作作為謀生的手段,但客觀上,許多人還是把為基金會工作作為謀生的手段,為基金會工作獲得的補貼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在現在勞動力相對過剩的情況下,許多人為了找到一份工作,無奈之下放棄應有的權利。他們為民間組織工作,卻沒有正式的編制、沒有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甚至一部分人沒有勞動合同。
根據北京市社團編制處處長殷邯雪向《公益時報》提供的數據計算,北京平均每個社團僅有0.62個編制,也就是說北京的大部分民間組織工作人員沒有編制。有一個助學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有13人。這13人中,正式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員都是非正式員工。
殷邯雪表示,民間組織不為員工申請編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慮:給員工申請編制,就得為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樣本來緊張的機構經費支出就更高了。我國民間組織尚處于發展的起始階段,國家層面對于民間組織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確。民間組織工作人員管理不規范的現狀,與民間組織自身發展程度,特別是該機構的經濟狀況緊密相連。“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組織,自身有能力承擔相關費用,但就是不給工作人員應有的待遇!币蠛┱f。
給正式編制就要付出相應成本,而與此對應的是,民間組織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員的。正如殷邯雪所說,非營利組織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動和項目,人員充足,項目活動做得好,社會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