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巧用名人素材技巧寫出新作文
3、從對人物的評價切入話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見仁見智,褒貶都有。例如對項羽、曹操、諸葛亮等爭議都很大。甚至對于屈原,一般都認為他死得偉大;但也有人認為屈原太執著,他其實不必死,就象陶淵明說的“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不妨灑脫一點。我們在運用這類素材時,可從正面評價的角度切入,也可從反面評價的角度切入。
三、選擇文體與運用恰當方法
(一)記敘文體
記敘文體可在選擇敘述角度和發揮想象兩方面上做文章。
1、敘述角度。敘述角度有三種,一是第一人稱的敘述,二是第二人稱的敘述,三是第三人稱的敘述。
(1)第一人稱。這個角度有較大的想象空間,較大的發揮余地。我們可以把自己與歷史人物進行角色轉換,把自己當成歷史人物。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話題需要展示其行為的心理過程,表現歷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甚至還可以暴點不為人知的“內幕”。
(2)第二人稱。采用第二人稱的敘述角度就是把歷史人物置于我們的對面,拉近和歷史人物的距離。這樣可以增加親切感,便于抒情。
(3)第三人稱。采用第三人稱的敘述角度就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來敘述,敘述者無所不知,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動,或者只知部分,沒有寫心理活動。
2、發揮想象
充分發揮想象可以運用兩種方法。
再現歷史情景。這種再現不是客觀真實的再現,而是想象擴展,即依據特定的歷史事件從人物描寫、情節、環境等方面進行擴展。再現歷史情景在多大程度上尊重歷史真實,這可根據需要確定。可以主要情節依據歷史事實,只在細節上做擴展;也可以抓住歷史的一點由頭,進行想象虛構。如前面陜西高考滿分作文《昭君行》。昭君行
呆呆地坐在車中,望著窗外緩緩退后的一棵棵白楊,不知遠處的草原此時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陽下的古道,古道那頭的宮城,離我越來越遠,我,還能回來嗎?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發現那夕陽下的宮殿竟那么美,可是現在,我已不屬于那座宮殿,那里的一切快樂與幸福也不再屬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偉,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嫵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悅耳……我曾和姐妹們乘著一葉扁舟在太液池如鏡的湖面上臨風賞月,彈琴唱歌。那時的我,多么的快樂!而現在卻只有懷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蠻荒的漠北,長安城中的快樂的歌舞中再也不會有我的身影了!
淚,從我的眼眶溢出。
呆呆地望著車窗外,那古道邊的蒿草在風中不住地彎腰,它們也在為我難過。天邊飛來兩只小鳥,在我的車邊落下又飛去,嘰嘰喳喳似在說著什么,它們在對我說么?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那鳥兒一定在安慰我,望著薄暮中的宮殿,我竟發現它有些衰敗,有些齷齪。我清楚地記得,在宮中,我的每一夜都獨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過,每一日都在猜忌與妒忌中度過,錦衣玉食,絲竹管弦之后,我面對的是毛延壽們的貪婪和盤剝,姐妹們孤獨的淚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于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壽彎腰低頭!
也許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再面對偽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那里,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單于丈夫,還會有可愛的兒女,天倫之樂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遠處,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