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巧用名人素材技巧寫出新作文
樂于安逸,歸于平庸
他曾經受到無數人崇拜,也曾經被稱為“發明界的傳奇人物”。他的很多發明深刻地改變著整個世界。早年的他風光無限,看著家家戶戶通明的房屋,看著路上車水馬龍般的車子,他常常會心地笑。因為,那里面都有他的成果。然而,醉心于自己成就的愛迪生,后期再也沒有發明一件東西。有人說,他老了,該享晚年了。可我要說的是,難道他能因為成就卓然就驕傲自恃與一步不前嗎?成功的人若沉迷于享受生活,生活就會日漸平庸。
這位學生正是因為運用正反事例論證了“在成績面前,不能止步,要勇攀高峰”這一主題,而且正反事例都很典型新穎且有說服力,所以才因分析事理透徹而拿到了高分。
三、詳略得當,層次分明
引用事例時,“陌生”的典型事例詳寫會給人新鮮之感,將常見的幾個事例放在一起略寫并形成排比會增強文章的情感表達,詳略結合則會使文章內容層次分明,給人賞心悅目之感。例如:
我曾驚異于盲女吳晶晶的勇氣。自幼與光明無緣的她,在本是艱難之際又遭父親拋棄。從此,她開始了不平凡的征程:學盲文并攻讀于南京外國語大學特招班。在一次次打擊與失敗中,她憑借自己的毅力成為了那里的佼佼者。后來,美國6所名校都給她發了錄取通知書。她只是一個盲女,竟然創造了令人嘆服的奇跡。是昔日失敗中的奮起成就了她今日的輝煌!
我也欣賞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豁達;我也佩服愛迪生在失敗一千多次后的不放棄;我更贊嘆災區人民受災后能強忍悲慟,重建家園。
受挫中勇敢面對,人生定會柳暗花明!
以上文字詳略結合,舉例很有層次,使文章表現出了跌宕起伏的變化,如果一直詳寫兩三個類似的事例,則會單一刻板,毫無新鮮之感。
四、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事例論證可以采用第三人稱的方式敘述,直到最后才表明人物的身份。這樣做會吸引閱卷老師讀下去,進而獲得加分的機會。例如:
他,5歲喪父,14歲輟學;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但無功而返;18歲時,他娶的媳婦變賣他的家產后逃跑。他,經營過輪胎,賣過保險,干過擺渡,當過飯店伙計……人過中年,他仍一無所獲。65歲,他用自己人生的第一份保險金——105美元,創辦了自己的事業。88歲,他所創辦的肯德基已享譽世界。
他就是——哈倫德•山德士,肯德基的創始人!
這是一位學生在考試時用設置懸念的方法敘述的事例。用這樣的方法敘述事例,使他的作文出現了與眾不同的亮點,因而獲得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