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巧用名人素材技巧寫出新作文
二是虛構情節。
三是烘托環境。通過景物描寫來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
(二)議論文體
議論文中的的名人素材運用時最廣泛的。歷史名人因其在歷史上的影響,可以說都是議論文典型的論據材料。就人物材料在議論文中的用途來說:
一、可以放在文章開頭作為引子引出論題或論點;
二、可以放在文章中間作為論據證明所提出的觀點。作為論據,我們可以采用兩種方式。
就人物材料的敘述詳略方面說,對于文化名人的使用,我們可以采用兩種方式:
1、作為點例用,將某個人物材料作為重點材料,較為詳細地敘述人物生平。但是這種敘述要只截取人物漫長一生中眾多事情中能用來證明觀點部分,不能采用簡單的記敘,不然容易造成文體不分,還容易造成表達拖沓。
林、道爾頓、安騰百福的概例來輔助論證,材料豐富有力。
三、就運用的方法來說,可以運用正反對比(如選擇不同的歷史人物進行對比,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時期進行對比);也可以運用假設,對人物進行假設推演,以此論證中心論點。
素材是為了達到特定的寫作目的而選用的材料。由于受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素材的選取和運用已成為嚴重制約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瓶頸。綜觀XX年高考作文,一些優秀的考場作文在素材的選用上,或關注自然,或思考人生,或探求哲理,或著眼自我,使得整篇文章視野開闊,內容充實,立意大氣。然而,也有一些考場作文在素材的選用上,或視野狹窄,或材料單一,或素材陳舊,以致影響了作文的得分.
如何靈活運用作文素材呢?
一、敘、議、描、抒,平中見新
運用敘述、議論、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敘述事例,會使文章的語言充滿感染力,并引發共鳴,進而讓作文脫穎而出。例如:
當飛雪和陰霾在東升西落的日月輪回中湮沒成已逝的滄桑時,他將自己執著的追求鋪墊成生命的征程。當封建獨裁用猙獰的面孔籠罩整個天空時,一切都沉寂了,如死潭般壓抑。在所有迷茫中,他依然清醒著,牢獄之苦讓他忍受了萬般折磨,鐵鏈鞭撻著他身軀的每一個地方,枷鎖死死地裹纏著他的自由。然而,他始終堅信: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會成為快樂,有夢想在的地方,地獄也會成為天堂!他拖著殘軀,踏著鐵鞋在荊棘中努力尋求,終于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橫空出世。他笑了,他用行動揭開了歷史虛偽的面紗,讓真相在筆端流出華彩!
逆境中,司馬遷端正心態,吶喊出了歷史的強音!
司馬遷的人生是學生常寫的事例,雖然很陳舊,但這位學生考試時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來寫,卻使司馬遷這一常例變得感情細膩,撥動了閱卷者的心弦,因而得了高分。
二、正反對比,豐富內容
引用正反相襯的典型事例進行對比論證,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深化文章的主題。因為,如果文章通篇都在寫兩個同一類型的事例,會使文章很單一,很枯燥,毫無新意可言。例如:
再創輝煌,終成神話
XX年,一部《阿凡達》不僅創造了25億美元的票房奇跡,還征服了全世界——不僅深刻地改變著美國,在全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它的導演卡梅隆,正是十二年前以一部《泰坦尼克號》轟動全世界的人。如今,他又一次創造了奇跡。《泰坦尼克號》獲得巨大成功后,卡梅隆并沒有“歸隱田園”;相反,他以十二年的時間積蓄力量,從而實現了一個更大的超越。接受媒體采訪時,卡梅隆表示:他熱愛導演這一職業,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將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電影事業。在卡梅隆面前,那些取得成功后便“默默無聞”的人的確已經黯然失色。卡梅隆跳出輝煌,再創輝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勇攀高峰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