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詞語
【思路點撥】這里重在分析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添加合適的詞語。邏輯關系判斷不對,那么詞語就添加不準確。分析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可以憑借對語境中語義的理解,也可以憑借自己的語感來判斷,但是要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中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語感。
【考點分析】
1.正確使用實詞
一般來說,考生在詞語使用題上出現的失誤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①不能全面準確地理解詞語的內涵。高考側重考查的詞語一般是那些似曾相識,但又常常用錯的詞語,如果只憑對該詞語的感性認識,不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仔細揣摩與辨析其意義和用法,就難免牽強附會,失之偏頗。
②不能正確理解詞語的外延。漢語的詞語多義性強,色彩豐富,同一個詞語,使用的場合或對象不同,其表達效果就會迥異。如果不能仔細審查詞語的使用對象、色彩、程度以及語法功能等,就容易把詞語用錯。
③詞匯貧乏,只憑語感答題。有些考生平時重理輕文,懶于讀書,或者即使讀書,也是心不在焉,不注重豐富詞匯,充實詞語倉庫,其結果,在解答主觀題時,心里想到了,就是沒有恰當的詞語來表達;在做詞語使用題時,無章可循,只能“跟著感覺走”。
④臨場習慣不好,心態不佳。有些考生平日小考時詞語使用題做得較好,但是一到正規考試就丟分太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缺乏主見,顧慮重重。
正確使用實詞主要考查近義詞的辨析,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⑴意義
①詞義范圍不同。如“財富”和“財產”;“邊疆”和“邊境”。②詞義輕重不同。如“毀壞”和“損壞”;“竭力”和“努力”。③詞義重點不同。如“精巧”和“精美”;“詭辯”和“狡辯”。
⑵色彩
①感情色彩不同。如“結果”和“后果”;“鼓動”和“煽動”。②語體色彩不同。如“小氣”和“吝嗇”;“壽辰”和“生日”。
⑶用法
①適用對象不同。如“年齡”和“年紀”;“伺候”和“侍候”。②搭配關系不同。如“保持”和“維持”;“必須”和“必需”。③語法作用不同。如“誕辰”和“誕生”;“品位”和“品味”。
2.正確使用虛詞
虛詞使用的錯誤主要包括關聯詞語使用的錯誤和單個虛詞使用的錯誤兩個方面。
⑴關聯詞語使用的錯誤
①錯用關聯詞語。即沒能很好地理解上下句的關系,把用于彼關系的關聯詞,用于此關系的句子之間。②濫用關聯詞語。一個句子如已有表示某一關系的詞語,就不能再用表示這一關系的關聯詞語。如“……的原因,是因為……”的句子就是經常出現的這類錯誤。③關聯詞語搭配不當。我們要記住一些經常搭配使用的關聯詞語,以免誤用。④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一個復句,如果各分句主語相同,則關聯詞語放在主語之后;如果各分句的主語不同,則關聯詞語放在主語之前,否則就錯。
⑵單個虛詞使用的錯誤
①介詞使用錯誤。介詞的主要作用是與后面的名詞、名詞性短語、代詞等構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或補語。但要注意有時多用了介詞會導致缺少主語,少用誤用會導致語意不清。②副詞使用錯誤。副詞的作用是用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可作狀語,表示時間、范圍、程度、肯定、否定、語氣等,不作定語。這些都要注意。③助詞使用錯誤。助詞是附著在別的詞、短語或句子后面,起輔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義的詞。包括結構助詞“的、地、得、所”、時態助詞“著、了、過”和語氣助詞“啊、呢、嗎、啦”等。其語法特點,一是不作句子成分,二是最沒有實在意義,三是除“所”外都讀輕聲。不能誤用、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