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詞語
通過對構成近義詞的語素及其結構方式的分析,找出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例如:
①你這種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②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對許許多多的自然景物都產生了新的聯想、新的感情。
③他對著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個沒完沒了。
上例中的“想象、聯想、遐想”是一組近義詞,含有共同的語素“想”,都有“對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腦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動詞,又可作名詞.但由于它們的另一個語素不同,語素間的結構關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細微的差別。“想象”是聯合式合
成詞,著重于想出事物的具體形象;“聯想”是偏正式合成詞,側重于由別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類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則著重指比較悠遠地去思索或想象。
(2)句中對照替換法
把詞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經過對比、分析和替換,找到它們各自不同的適用范圍、搭配關系以及詞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別。這種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例如:
①他們兩個人正估計情況,交換意見.
②為了交流經驗,互相提高,紡線也開展了競賽.
為了找到“交換”與“交流”的差別,我們可以仿照這三句,試著給這兩個詞替換一些“交換”或“交流”的對象,則可以發現,“交換”一詞主要與“實物、禮物、紀念品、資料、產品、眼光、俘虜”等具體名詞相搭配,有時也與抽象名詞“意見”等搭配;而“交流”則一般都與“思想、經驗、文化、物資”等抽象名詞相搭配。這樣,我們也就找到了它們之間的差別:“交換”著重于“互換”,即雙方互相給予某種東西;而“交流”則著重于“對流”,即雙方經常地互相流通或給予.由此可知,上例中的二詞不能互換。
(3)運用反義詞推究法
通過近義詞的各自相應的反義詞的不同來找出它們之間的差別。例如:
①敵人的退卻是虛假的,要引我們上鉤才是它們真正的企圖。
②你以為她拒絕我,是故意地虛偽么?
要辨析上例中的“虛假”與“虛偽”的細微差別,可通過它們的反義詞來判斷.“虛假”與“真實”構成反義詞,著重于“假”,指情況與實際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內容、證據、情況、情節、因素、成分、成績等較抽象的事物,有時也用于人的言行;而“虛偽”與“誠實”構成反義詞,著重于“偽”,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誠實,多指言語、行為、作風、態度、道德、品質等有關人的言行表現。
應試思路:
①詞語本身所蘊含的意義是否符合具體語境。
②使用對象是否超出了詞語的使用范圍。
③感情色彩是否與具體語言環境相吻合。
④該詞語的語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
⑤詞語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此外,要多側面多角度地仔細辨別,全面考慮,不可先入為主,主觀臆斷,信馬由韁,憑想當然辦事。要善于通過上述五點來選擇突破口,靈活運用平時解題時積累的各種方法,準確、快速解題。
2.虛詞辨析題
虛詞的使用正確與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虛詞搭配要正確。
③由于《古文觀止》具有特色,自問世以后近三百年來,廣為傳布,經久不衰,至今仍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選本。(XX年春招卷)
④他的話方音很重,何況又說得快,我幾乎沒有聽懂。
虛詞大多數是單獨使用,也有配套使用的,出題人往往在這個配套上做文章。句③的連詞“由于”后面分句缺少表結果的照應連詞,應在“至今”前加上“所以”。句④中“何況”與“況且”都表遞進,但“何況”引出的后分句重在與前句構成對比;“況且”引出的后分句重在舉例(程度比前分句更重的例子),所以此句應改為“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