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小說復習
1、分析作品結構,把握情節
小說是否成功,關鍵在于構思的精巧別致。巧妙的構思首先表現在新穎、獨特、有懸念、有起伏,結構精巧。小說的構思精巧還表現在含蓄曲折。所以閱讀小說時,分析作品的層次,理清作者的思維脈絡,既是小說的一個考查點,也是閱讀小說的一個突破口。
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小說是以某一行為或動作作為情節的主體。盡管,人物動作或行動片斷也是在一個矛盾沖突中表現出來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開端、發展到高潮、結局的過程都可以不作總體性顯示。可見,閱讀小說,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說情節的曲折跌宕。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
高考中涉及的小說或片斷不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現上通過人物某一動作或行動片斷,“閃現”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緒、思想、意識和人物命運的某一點細微特征。運用特寫,顯示人物的局部使其充分“曝光”,給讀者留下一個鮮明突出的印象,于細微處見精神。或只寫人物性格的一個小凸面,或只寫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寫人物情緒上的一絲變化,或只寫人物思想意識上的一點升華,或只寫人物命運中的一次小小撞擊。
當我們把欣賞的重點放在人物形象上時,環境與情節就成為賞析人物形象的依據。
從分析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小說的環境描寫,通常包括歷史背景、時代氛圍、人物關系、人情風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兩個方面。自然環境對人物的命運有時也有影響,但真正決定人物命運的往往主要是社會環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與《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其命運與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為其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之中。
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歷史。情節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來展開的。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應從情節入手,據情論人。
3、分析環境描寫,把握原因
在小說作品中,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驅使其行動的特定場所。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構設的故事情節,總是出現于一定的時空位置(即一定的歷史時期和地域場所),這就是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兩個方面。
社會環境由人們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組成,包括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制度、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狀況、風俗禮儀等。它是事件發生和人物活動的社會條件,是人物性格形成、發展的土壤,影響著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對客觀生活的理解、認識,從而使人物對現實生活采取不同的態度。
自然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小說中的自然環境描寫可以將人的特殊境遇、獨特經歷細細寫來,給讀者創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使讀者關心小說中人物的命運,與小說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說情景中而不自知。當然自然環境的描寫還要依據情節發展的需要,能夠真實詳盡地、與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現。
【基礎知識梳理】
一、 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