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小說復習
3.《老人與海》
竄上 嗅出 鯖鯊 兩顎 脊鰭 錐形 剃刀 毫無畏懼 為所欲為 攮到 皮開肉綻 吞噬 白浪滔天 淌血 海鰩魚 倒霉透頂 倉皇 船梢 盡量 黏液 脊髓 蹂躪 禱告 折斷 波濤洶涌 拽掉 撬開 攥住 敞開 戳進 撕下 啐唾沫 榫頭 湊合 殘骸 理睬 拖累 熄滅 猖狂 桅桿 堤坡 跌倒
三、 詞語
1、《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赍發:資助
迤邐:慢慢前行,這里有顛沛流離的意思。
央浼:懇求,請托。
倉廒:存放糧食的倉庫。
2、《裝在套子里的人》
六神不安:心神不安。
陶冶: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轄制:管束。
周濟:對窮困的人給予物質上的幫助。
譏誚:冷言冷語地嘲諷。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越出一定范圍。
悶悶不樂:形容心情不愉快,憂郁。
戰戰兢兢:形容因恐懼而發抖的樣子。
安然無恙: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或憂患,現泛指人或物平安無事,沒有遭受損害或發生意外。
3、《邊城》
拮據:缺少錢,境況窘迫。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變故:發生意外的事情或災難。
流蘇:裝在車馬、帳幕等上的穗狀飾物。
四、 文學常識
1、《水滸》是一部描寫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著名長篇古典小說。這部章回體小說是在《宣和遺事》、民間故事及話本的基礎上,經過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進行再創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統治者昏聵淫逸,外族入侵,加之連年自然災害,民不聊生,正如書中所寫的:“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見《水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接連地爆發。《水滸》生動地描寫了一支以宋江為首的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軍誕生、發展、失敗的全部歷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會根源以及起義終于演為悲劇的歷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黑暗統治,歌頌了農民階級的革命斗爭,塑造了一個個為人民喜愛的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說《水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
《水滸》中英雄人物斗爭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有的至今還展現在舞臺上,如“三打祝家莊”、“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沖發配”等等。林沖是《水滸》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個美滿的小家庭。他對封建統治階級抱有幻想,本無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兒子高衙內蓄意霸占林沖的妻子,雖多次調戲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權勢指使他的狗腿子陸謙(陸虞候)、富安等人設下毒計,誣陷林沖手執利刃故入軍機重地白虎節堂,圖謀行刺,把他送交開封府發落。開封府尹明知林沖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勢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滄州。高俅又令陸謙買通押差,要在赴滄州途中的野豬林害死林沖,幸被魯智深救了。林沖和魯智深分手后路過柴進莊院,受到殷勤接待;柴進又寫信給滄州官府托請照顧林沖。林沖到了滄州牢營,由于送了銀子給差撥、管營,又有柴進薦書,不僅免了一百殺威棒,還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課文節選的內容由此開始),陸謙、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蹤來到滄州,與差撥、管營合謀,必欲置林沖于死地。林沖被殘酷的現實步步緊逼,雖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終于殺死仇敵,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為宋江起義軍中著名的首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