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篩選與歸納精導
“咱這塊遺璞,真是好石頭呢!想想,招來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個了吧?”
他們扳指頭數數,果然十多個了。
“以后還能來嗎?”
“只要有咱這塊石頭,就有人來吧,說不定以后還會來比省城老賈更大的人呢。”
“啊,那最好,娃們又要有涼鞋穿了!”
“但愿他們能來。”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錯誤。”
“但愿……”
茶已經喝完,就卷著喇叭紙煙抽起來,黑影里,火光一明一滅的。末了打著哈欠,還在說:
“真是好石頭呢。”
但是,就在這一夜的黎明時分,河灘里響了一聲爆炸聲,人們都驚醒了。早晨起來,才發現是蠻兒一幫年輕人用炸藥把遺璞炸開了,又用鐵釬大錘在黑水汗流地砸著,破著,就把石頭一塊塊抬著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刪節)
(3)從小說看,遺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點?請作簡要概括分析。(6分)
【答案】 ①淳樸善良,省城老賈“犯了錯誤”,村人還是處處照顧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時有些盲目,因為有一塊孕璜遺璞便祖祖輩輩引以為傲,山外人不能喝當地的野茶就笑話他們胃嫩;③自主意識薄弱,常常希望老賈這樣的大人物給他們啵救濟。(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解析】遺璞村人的特征要注意結合情節發展過程中的細節加以概括。他們對待省城老賈,對待“遺璞”,對待救濟(糧食和涼鞋)以及對待蠻兒的幾個細節可以概括出來。
(XX年福建卷)
四.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
本大題為選考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定一類作答,不得再做另一類文本的題目。
(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阿慶
豐子愷①
我的故鄉石門灣雖然是一個人口不滿一萬的小鎮,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農民出街做買賣,非常熱鬧,兩條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個商賈輻輳的市場。我家住在后河,是農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數農民都是乘航船來的,只有賣柴的人,不便乘船,跳著一擔柴步行入市。
賣柴,要稱斤兩,要找買主。農民自己不帶秤,又不熟悉哪家要買柴。于是必須有一個“柴主人”。他肩上扛著一支大秤,給每擔柴稱好分量,然后介紹他去賣給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況,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軟柴,分配各得其所。賣得的錢,農民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傭錢。農民情愿扣到手,因為方便得多,他得了錢,就好扛著空扁擔入市去買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帶的柴主人,名叫阿慶。此人姓什么,一向不傳,人都叫他阿慶。阿慶是一個獨身漢,住在大井頭的一間小屋里,上午忙著稱柴,所得傭錢,足夠一人衣食,下午空下來,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煙,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純熟,各種京戲他都會拉。當時留聲機還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種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聲機來賣唱,聽一出戲,收幾個錢。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閑,出幾個錢買些精神享樂,都不吝惜。這是不能獨享的,許多人旁聽,在出錢的人并無損失。阿慶便是旁聽者之一。但他的旁聽,不僅是享樂,竟是學習。他聽了幾遍之后,就會在胡琴上拉出來。足見他在音樂方面,天賦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