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分析文章的結構
XX年所選《話說知音》、XX年所選《鄉土情結》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事實上,高考試題直接考查結構分析的試題并不多見,而需要憑借結構分析來正確回答試題的頻率是相高的。
三、典型題分析
世間最美的墳墓
——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
[奧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a)這塊將被后代永遠懷著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圣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樹蔭里。(b)順著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c)他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d)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說,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們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游戲不久也就忘了。(f)托爾斯泰晚年才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于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從中獲到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啟示。(g)他當即表示愿意將來埋骨于那些新手栽種的樹木之下。(h)(l)
后來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信怕、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1)第一自然段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給了標號。下面是對該段思路的分析和圖解,正確
的一項是
a.全段先敘述參觀過程(順敘),再交代選擇墓地的經過(轉入插敘),共分兩層)
(a)(b)(c)(d)→(e)(f)(g)(h)
b.全段先總述,再介紹墳墓,然后從樹的來歷入手,引出托爾斯 泰的愿望,共分三層:
(a)→(b)(c)→(d)(e)(f)(g)(h)
c.全段先說明墳墓將永遠對后代產生巨大影響(將來),再介紹墳墓的現狀(現在),又追述選擇墓地的經過(過去),共分三層:
(a)(b)
(c)(d)
(e)(f)(g)(h)
d.全段以說明托爾斯泰埋骨樹下的愿望為最終目標,由大到小,層層遞進,共分五層
(a)→(b)→(c)→(d)(e)(f)(g)→(h)
這是高考全國卷的一道試題。這道題指導段內層次分析和思路分析結合在一起考查。按標示的序號,全段共8句話。(a)句總說對托爾斯泰墓的感受,(b)(c)兩句介紹托爾斯泰墓的環境和形狀。(d)句以下用“他的外孫女跟我講”作轉接,從樹的來歷入手,引出托爾斯泰的愿望,直至埋骨于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全段分三個意群,即三個層次?梢姳绢}答案為b。a項“先敘述參觀過程”,明顯錯誤,“兩層”之說與段中意群不合;c項“將來”、“現在”、“過去”之說明與思路不合;d項“五層”之分,與意群不合。因此這三項全不正確。
四、練習與答案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題。
楊柳(節錄)
豐子愷
昨日天氣佳,埋頭寫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邊的長椅子里去坐了一會兒?匆姾兜臈盍鴺渖希孟癯种鴰兹f串嫩綠的珠子,在溫暖的春風中飄來飄去,飄出許多彎度微微的s線來,覺得這一種植物實在美麗可愛,非贊它一下不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