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考綱解讀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復習教案
6.用于某種特定的名稱、簡稱、節日、紀念日等,如“五一”等。
7.表引用成語、熟語、諺語等。
使用引號應注意:
(1)引文之內又有引文時,外邊的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倘若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那又要用雙引號,以此類推。如:
(一位大娘)接著解釋:“收豆子、紅薯的時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話說‘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如:
我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3)引文不完整或者說引文作為自己話的一部分,這時,句末點號(問號、感嘆號除外)放在后引號的外面。如:
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4)如果引文連著有好幾段,每段開頭都應用一個前引號,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個后引號。
8.引文末是問號、感嘆號的,無論直引、夾引均放在引號內。如:
我們的口號是“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他看她臉上淚浸浸的便說:“你哭了?”
十一、書名號:主要用以標明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名、歌曲名、圖畫名等。
書名號之間可用頓號,也可不用任何點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使用書名號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書名和篇名同時出現,書名號的用法有三種情況:
a.書名在前,篇名在后。例如:《后漢書•列女傳》
b.書名在前,類名在中,篇名在后。例如:《詩經•魏風•伐檀》
c.書名內又有書名。例如:《讀〈雷雨〉有感》
(2)如果是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本身的名稱,不應用書名號,不屬于原書原篇的,不能用書名號。
其他應注意的問題:
1.嘆號、問號不能用在句子成分之間,其語氣停頓相當于句號。如:
我呀,還得再活上一陣子呀!
2.省略號不能和“等”同用。
3.書名號容易忽視。如:資本論不是很長嗎?你不也要讀嗎?
4.破折號與省略號的區別:
破折號表聲音延長,省略號表說話斷斷續續。如:
“我……不行……了,請……你……”
省略號后一般不能再用點號。
復指成分之間不能用逗號或頓號,如果用只能用破折號。如:
敬愛的總理——周恩來
十二、引號同點號的綜合運用
1.直引,即直接引用原文,引文結束時點號應在引號之內。如:
局長說:“老高,你們的目的看來是要建個新車間。”
2.夾引,即引文已成為說話人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有兩種情況:
一是引文結束時不需要停頓,那么其后不用任何點號。如:
大家不會忘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一名句吧。
二是引文結束時剛好 需要停頓,那么點號應在引號后。如: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3.如果引文中還要套著引文,則依據其是直引還是夾引來判斷。如: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魯迅先生曾說:‘聯合戰線是以有共同的目的為必要條件的。’”(雙重引用均為直引,故句末句號應放在單引號和雙引號之前)
他說:“魯迅先生確是一位偉人,是他提出的‘聯合戰線是以有共同的目地為必要條件的’。”(這是一個直引夾套引的句子,就全句而言是直引,句末句號應在雙引號內;就句中再次引用而言,是夾引,句末句號只能在單引號后,這樣句號就應放在單雙引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