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復習(二)
教學中仍應重視誦讀的訓練,尤其是描寫傳神、對話精彩的片段,要指導學生通過誦讀深化對文意的理解。
三、融會貫通
復習概要
1.借助工具書加注、斷句及翻譯等,在具有文言學習特點的活動中理解淺易的文言文。
2.通過反復誦讀,體會作品的邏輯性和形象性。
學習目標
1.誦讀文章,能體會《秋水(節選)》《非攻(節選)》和《察今(節選)》善于形象說理的特點,領會這種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
2.總結借助工具書加注、斷句與翻譯等文言學習的基本方法。
3.學會舉一反三,能夠進一步在遷移、運用中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4.能梳理出文中的成語并積累。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的詞語和詞類活用的現象,能把文中關鍵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教學建議
本板塊的教學,可以“活動體驗”的三項活動為核心,具體文本內容的理解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完成。這三項活動既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教師又要有具體的指導。
關于注釋,教師可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的方法,指導如何根據上下文選擇恰當的義項,如果工具書沒有合適的義項,如何根據文義進行合理解釋的方法,還有怎樣處理好重點詞語的落實和整體意思翻譯之間的關系。
關于斷句,可以指導學生先抓住一些特征性的詞語以及句式的特點斷開有把握的地方(例如句首的“夫”、“蓋”,句末的“乎”、“哉”等,對話的“曰”,以及相同相似句子的反復運用等),再根據對整體意思的把握,分析難以定奪的地方。對有不同斷法的地方,可以進行比較,擇優而從。關鍵看句讀的正確與否,具體的標點可以有不同。
關于翻譯,讓學生了解“信”“達”“雅”的基本原則及“換、加、刪、添、補、留、移”等基本方法,還要對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作簡要說明,例如:可以先解大意,再細加推敲;盡可能直譯,確有困難,也可以意譯,要盡可能貼近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