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3
答案:(1)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下蟲鳴的現(xiàn)象;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詩描寫的是動景,周詩描寫的是靜景。
(2)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
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
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
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3.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題。
城 東 早 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①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注] ①上林:即上林苑,本是漢代長安附近的著名宮苑,這里代指唐代長安。
(1)楊詩中出現(xiàn)了兩類賞春的人,他們分別是 和 。詩中所描繪的新春景象是 。
(2)王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思?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
(3)對這兩首詩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楊詩重在描寫,以細膩的筆觸、豐富的細節(jié),歌頌了早春的美麗。
b.王詩重在議論,以生動的詞句、明麗的意象,表達對春天的認識。
c.楊詩意在表明詩人應細心觀察生活,詩歌應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
d.兩詩均寄情于景;楊詩用了反襯的手法,王詩則以尾句直接抒情。
答案:(1)詩家(或“詩人”) 看花人(或“其他人”) 剛剛吐出嫩黃的幼芽尚未全綠的柳枝。
(2)表達了惜春之情和留住美好事物的信念。暮春三月,春花已敗,但仍有新花開放;代表著春天到來的燕子日日在檐下飛來飛去;癡情的子規(guī)鳥半夜還在鳴叫:它們在共同努力,想留住那將逝的春天。
(3)選d a項,“楊詩重在描寫”“豐富的細節(jié)”錯。b項,“重在議論”“明麗的意象”錯。c項,“詩人應細心觀察生活,詩歌應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錯,楊詩強調的是詩人應敏感,超前,不隨大流。
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問題。
春 雪
(唐)韓 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