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總復習專題教案
三、詞語網絡
(一)近義詞辨析
1.實行•施行
施行:按某種方式或辦法去做,或法令、規章自公布之日起發生效力;例如: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實行:用行動實現(綱領、政策、計劃)。如:實行承包責任制。
2.接受•接收
接受:指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例如“接受批評”、“接受考驗”。
接收:指收受、接納和根據法令把機構、財產等把過來,如“接收無線電電波”、“中國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權”。
3.安置•安頓•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生活、工作、物品等有適當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處置各有其所,又指安置親屬、行李、災民等。例如:這批新來的同志都得到了適當的安置。
安頓:著重于“頓”,妥當安排使有著落。例如:媽媽安頓好家里的事情又趕去上班。
安排:著重于“排”,分輕重緩急,先后主次,有條不紊地處置人或物,多指人事、任務等的處理。例如:經理安排他當統計員。
4.躊躇•猶豫•遲疑
躊躇:指人的外部表情不果斷。例如:躊躇了半天,我終于直說了。
猶豫:著重于人的內心活動,拿不定主意。例如:似乎我并不是一個果決的人,總是不時的猶豫,然后,錯過。
遲疑:指沒有主見,行動遲緩,不果斷。例如:她遲疑片刻,才接著說下去。
5. 遏止•遏制
遏止:對象多是戰爭、暴動、洪流等來勢兇猛而突然發生的重大事件。例如:消費者在遏止“資本無道德”方面的作用,也非常關鍵。
遏制:是壓抑控制,使不發作,對象多是自己的情緒。有時也指敵人或某種力量。例如:工業園區內企業集中排污問題得到一定遏制。
6.仿照•仿效
仿照:按照,依照,指仿照別人的樣子全盤搬用,包括計劃、規模、方法等一整套都仿著做,全部模仿,全盤照用,運用對象常與“樣子”搭配。例如:這個花園是仿照蘇州園林的風格修建的。
仿效:效法,摹仿,指模仿別人的辦法、式樣。常與“方法”搭配。例如:藝術貴在創新,不能一味仿效別人。
7.開辟•開拓
開辟:強調從無到有地創建,常說“開辟航線”、“開辟航線”。
開拓:是從小到大地發展、擴大,對象一般是范圍較大的,如:“開拓新局面”。它用于比喻義時,對象可指領域也可指胸懷,如:“開拓人的心胸”。
8.按照•依照
按照:重在引進動作行為的憑借和根據。例如:按照事實說話。
依照:重在強調以某事為根據完全照辦。法律條文多使用“依照”。例如:依照原樣復制一件。
9.暴發•爆發
兩個詞都有突然猛烈發作的意思,但有區別。暴發:強調突然性,如“暴發戶”、“山洪暴發”。爆發:強調爆炸性,如“火山爆發”、“爆發革命”以及“爆發力”。
10.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說的是本領、造詣,例如:這幅字的功夫很深。
工夫:也可用于前邊這意思,但一般用來指時間、時候。例如“沒閑工夫”,“我上小學那工夫”都不能寫成“功夫”。
11.熏陶•熏染
熏陶:好的影響;例如:在家庭濃厚的美術氛圍的熏陶下,小林也深深地愛上了繪畫。
熏染:多指不好的影響,是貶義詞。例如:和好人交游,必然會受到好的陶冶;和惡人為伍,必然也要受到惡的熏染。
12.熟悉•熟習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詳細,適用的范圍廣,常指視覺、聽覺和其他方面的認識活動,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例如:他們彼此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