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總復習專題教案
熟習:指學習得很熟練或了解得很深刻,多指記憶、運用、掌握等實際活動,對象常是技藝、業務等,適用范圍較窄。例如:他很熟習果樹栽培知識。
13.流傳•留傳
流傳:多指事跡、作品等傳下去或傳播開。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
留傳:遺留下來傳給后代的意思,側重于時間上的傳承。適應對象比“流傳”廣,不限于事跡、作品,還可以是其他具體的、抽象的事物。例如:父親留傳下來的遺產,不僅有物質方面的,還有精神方面的。
14.驚慌•驚惶
驚慌:多形容行動的慌張,多用作口語。例如:只要聽到一點聲音,躲在屋里的三個罪犯就驚慌地擠成一團。
驚惶:側重于形容內心的恐懼,多用作書面語。例如:大火熊熊,王剛驚惶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二)熟語積累
【魂牽夢縈】形容萬分思念。例如:那時的我雖然才二十幾歲 ,但我卻游歷過大半個中國的風景名勝...梵凈山,真讓人樂而忘返,魂牽夢縈。
【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光和景物。例如:過錦衣夜行,寂寞地一個人坐地鐵回家,辜負了這般良辰美景。
【流離失所】到處流浪,無處安身。例如:難民署說,伊拉克二千六百萬人口中,逃到鄰國的難民約二百萬,境內流離失所者約一百七十萬。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例如:時間越來越快,我的心越來越忐忑不安,生怕夢里的一切會成為現實。
【返本歸元】返回根本。元:根本。例如:實際上,無論是儒家的圣賢之道、道家的神仙之道,無論是佛家的佛菩薩之道,無論是耶穌的上帝之道,無論是穆罕默德的真主之道,追根溯源,返本歸元,都能夠在“道”的問題上統一起來。
【開宗明義】本為《孝經》第一章篇名,它說明全書的主旨,后用來表示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說明主要意思。開,闡述。宗,主旨。明,說明。義,意思。例如:中日演義,開宗明義,恩仇二字,別無主旨,而國仇家恨,是一條主線,如縷如絲,貫穿始終。
【喜上眉梢】形容非常高興。例如:三兆村村民呼延花面對丁亥年春節趕制好的花燈喜上眉梢。
【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例如:在一份感情里牽扯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于是也就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
【耳濡目染】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例如:一個人,長期在某一個環境,耳濡目染,或多或少會受點影響的。
【春風得意】舊時形容考中進士后的興奮心情。后形容職位升遷順利。例如:這些時日以來,他連升三級,可真算是春風得意。
【功敗垂成】事情失敗在就要成功的時候。垂,接近。例如:在美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以及假日交投清淡的情況下,歐元周一再度沖擊歷史新高,但功敗垂成。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固,不易動搖。蒂:花果與枝莖相連的部分。例如:然收入逐漸增加,社會化養老方式不斷更新,但傳統觀念在城市老人中仍然根深蒂固。
【方興未艾】事物正在蓬勃向前發展,一時到不了止境。方,正在。興,興起。艾,終止。例如:網絡營銷的前途一片光明,網絡營銷的發展正方興未艾。
【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例如:洋蔥和胡蘿卜對降血糖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為什么我在書上和網上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