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文化經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
(2)(3分)君子應該把高尚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致力于進德修仁,而不應計較吃和穿等物質生活的質量。
【參考譯文】
孟子說:“希望尊貴,這是人們的共同心理。每個人自己其實都有可尊貴的東西,只是平時沒有想到它罷了。別人所給予的尊貴,并不是真正的尊貴。趙孟使你尊貴,趙孟也同樣可以使你下賤。《詩經》說:‘酒已經醉了,德已經飽了。’這是說仁義道德很富足了,也就不羨慕別人的肥肉細米了;到處皆知的好名聲在我身上,也就不羨慕別人的繡花衣裳了。”
四、(09漳州市單科質檢)8.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治長》)
②子夏②曰:“賢賢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學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③賢賢:尊重賢者。④易色:改變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⑴對上面這個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是一個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認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即使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
b.孔子在承認自己不具備忠信的憂越性的同時,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來自于自己的“好學”。
c.一個人雖然沒有什么學問,但他卻從實行重賢、忠孝和誠信等倫理道德中學習,子夏認為,這樣的人就是一個知識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來,評價一個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時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⑵孔子又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結合上面的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
答:
【參考答案】
8.c(“沒有什么學問”“ 從實行重賢、忠孝和誠信等倫理道德中學習”的說法有誤。子夏的意思是,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看他能不能實行重賢、忠孝和誠信的倫理道德。)
⑵【示例】②愛好仁德還應該愛好學習,不愛好學習就容易受人愚弄。孔子的話意在強調好學的重要性。但儒家所說的“學”不僅是一般的知識學習,還包括修身如子夏所說的重賢、忠孝和誠信。
【參考譯文】
①孔子說:“即使是有十戶人家居住的地方,也必然有同我一樣忠誠而又守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這樣好學罷了。”
②子夏說:“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五,(09龍巖市單科質檢)8. 閱讀下面《論語•為政》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①。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②饌③,曾是以為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