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語文熱點話題盤點及作文預測
從材料來看,最后印度教徒與小女孩的對話是重點,尤其是小女孩的話:“你背的是重量,但我背的不是重量,是我弟弟!边@是愛與責任的體現,生命的境界因此而得到提升?忌梢詫⒘⒁獯_定為“感受愛的重量”“愛,讓一切失去重量”“愛與責任是人生的支柱”“仁者愛人”等,都算切題。當然,如果從印度教徒的角度寫,也未嘗不可,可以立意為“卸下心中的重量”“一路上有你”等。如果從小女孩的角度寫,除了緊扣上述這句話外,還可以從“理想”“信念”“快樂”“擔當”“正能量”等方面加以詮釋。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如果沒有擔當精神,如果沒有快樂的心態,她不可能朝著目標前進。
話題五 哲理思考,突顯辯證思維
預測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說:“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也有人說:“松生淮南是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
有人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币灿腥苏f:“一千個讀者眼中的哈姆萊特畢竟都是哈姆萊特。”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具有較強的思辨色彩!伴偕茨蟿t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強調外在條件重要;“松生淮南是為松,松生淮北仍是松”,強調變與不變由內因決定!耙磺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突出角度不同、經歷不同,因而看法不同、觀點有異;“一千個讀者眼中的哈姆萊特畢竟都是哈姆萊特”,說明縱使角度不同、看法有異,但凡事有度,本質相同。寫作時可以從以上幾方面任選其一加以論述,但切勿說話過度;可幾者兼顧,但切忌平分段落。具體立意角度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外部條件。有時,外在條件非常重要。要學會合理巧妙利用外在條件,把事情做好。(2)本質決定。外在條件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內因決定論。“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仍是由“橘樹”的本性決定的。所以出了問題,有了差錯,要多從自身找原因,切勿怨天尤人。(3)見仁見智?赐粏栴},角度不同,立場不同,甚至文化水平、自身經歷不同,觀點看法也就不同。既要“各美其美”,又要“美人之美”,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把自己的好惡強施于人。(4)凡事有度。“一千個讀者眼中的哈姆萊特畢竟都是哈姆萊特”,說明答案的豐富多彩并不否認答案的唯一性。凡事有度,要秉持公理意識,摒除抬杠心理,顧及大局,服從整體,公正做事,不做毫無意義的爭論,不盲目追求另類個性,鉆牛角尖。
預測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片樹葉的凋零,可以感知秋天的來臨,一枝紅杏的出墻,可以推知春天就在不遠處,自然界中的尋常細微之物常常濃縮了大千世界。然而,一些人反對這樣的觀點,認為一片樹葉不能感知秋天,一枝紅杏也不能代表春天。對此,你有怎樣的體會或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個材料擺出了兩類人的觀點,一些人認為一葉能知秋;一些人認為,一葉不能知秋。由此,我們可以把握材料的立足點,如果贊成前一種觀點,那么,“一葉知秋”就是見微知著、以點見面、以一見萬、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此進一步引申,就是發現一點預兆就料到事情發展的趨向,由一些細節就可窺見事物的整體。如果贊成后一種觀點,那么就從否定的角度立意。這樣,就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進行立意,比如著眼于“可知”,可以從人生角度立意:“一葉知秋乃生活、生存之智慧、思考、總結,是智慧之門的開啟密碼”。著眼于“未必知”,則可立意為:“一葉落,天下仍春”“自己乃一片落葉,并不能代表整個秋天”。如果著眼于可知亦不可知,可以從哲學角度立意,如“一片落葉能否知天下秋”這個問題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質,進行辯證思考,充分體現辯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