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導練復習圖文轉換教案
有的考生做出了這樣的答案:“①一個人向倒放的釘耙走來;②他被踩翻的釘耙柄打了一下;③他舞動鐵錘將耙柄釘在地面;④他繼續前行,釘耙仍倒放在地。”答案沒有擬出標題。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樣寫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仔細想想,它之所以沒有寫出標題,問題出在還有一些信息沒有歸納到,而本應省略的信息又出現在答案里。即圖中的第一幅圖的那個人是把鐵錘拿在手上的,也就是說,他原本是想去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中途卻出現了意外,他一氣之下,就用釘子把釘耙釘在地上,以為這樣就把問題解決了。其實問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因為安全隱患仍然存在。正因為信息歸納的多余或信息的遺漏,所以歸納不出標題,也就是沒有看懂漫畫的真實諷喻意義。【思維軌跡】 標題是閱讀漫畫的第一途徑,它有暗示漫畫寓意或諷刺對象的作用。擬題可直接以諷刺或頌揚的主體命名,也可扣住漫畫的主題命名。描述畫面要注意漫畫中的“人、物”等信息,然后進行合理的想象,豐富畫面的信息,最后寫出創作意圖。本題的畫面中的人對耙采取的措施是否管用,“治標不治本”是個值得沉思的問題! 緟⒖即鸢浮 題目:釘耙。畫面①:路上遭遇一釘耙。畫面②:一不小心挨了砸。畫面③:拿出釘子釘了耙。畫面④:但愿不再把人砸。(二)信息推斷錯誤。信息推斷的失誤,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看懂圖表。如上述的例題所述的提供不出標題,就是因為推斷時綜合不了圖表的所有信息而無法定奪并導致推斷錯誤。(三)答案表述啰嗦。圖表轉換題最難最關鍵的就是怎樣選用語言來組織答案。學生往往不注意題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圖表內容全都說明出來,其中夾雜很多數據,語言不簡練,思路不清晰;或過于籠統,不得要領甚至不著邊際,但前者情況較普遍。如對坐標曲線圖的分析,學生時而以年份為主,時而以產量或發展狀況為主,時而把兩者交織在一起分析;又如對復雜表格的分析,不能片面就一個角度來展開,要綜合分析三個維度:橫向角度、縱向角度、斜向角度?傊鸢附M織表述要全面準確反映圖表信息,符合題干的要求。(四)表達出現語病。在反映事物變化或規律時,選用詞語要準確。表明增長趨勢的,可用的詞語有“增長(加)了”“增加到”“增長倍”“與同期相比,增長……”等;表明下降趨勢可用的詞語有“減少了”“減少到”“減少了(百分數、分數)”,但其后不能用倍數。表示程度范圍的概念有“近一半”“大部分”“絕大多數”“所有”“約幾成”等?傊,要根據圖表數據變化規律來選用詞語表達。新題精練1.請根據下表的內容,按要求完成問題。(6分)北京某旅游景點統計表年 份
門票價格(元)
游客量(萬人次)
旅游收入(億元)
25
47
1.1
30
70
1.8
35
100
2.5
40
125
3.5
70
(第一季度)30
(第一季度)1.9(1)看了上表之后,簡要概括該旅游景點XX年至XX年的發展情況。(35字以內)(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往年情況,如進行樂觀預測,該旅游景點XX年度的情況將會怎樣?(35字以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