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詞語和句式 教案4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景公召而數之 數:責備 b.而君反以罪臣 罪:以……為罪
c.避賢者之路 避:避開、閃開 d.景公乃下席而謝之 謝:感謝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臣請改道易行 b.倉庫少內
c.陂池之魚 d.屬托不行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景公迎而賀之曰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b.①今臣之治東阿 ②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c,①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
d.①寡人不復與焉 ②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與晏子治理東阿正確作法有關的一組是
①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 ②屬托不行,貨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④并會 賦斂,倉庫少內 ⑤陂池之魚,以利貧民 ⑥當此之時,民無饑者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④ d.②③⑤
5、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子先前治理東阿,三年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心為民,雖然把東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卻遭受到景公的責怪,而且還要大大地責罰他。
b.晏子第二次治理東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廣征多斂、少向國家交納賦稅的策略,結果盡管沒治理好東阿,百姓饑餓難挨,但景公卻迎接祝賀,并且贊揚他有成績。
c.晏子治理好東阿時遭責罰,治理不好時卻反而受到贊賞。究其深層原因,不難推斷出是景公偏聽偏信、不做實際凋查研究所致。
d.面對偏聽偏信,不做實際調查研究就輕下結淪,從而賞罰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經不屑再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為“東阿王”、“無復與焉”,也不能動搖他“乞骸骨”、“避賢者之路”的歸隱決心,晏子再沒有為景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