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考題借鏡二】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發明創造者、文學創作者、政治思想者,無不是以非凡的創造力譽滿全球,由此可見,為人為事為文為官,有創意才夠味!
曾記得,一位小孩在火車上做實驗點燃了車廂,結果被列車長痛打了一頓,但他在任何環境中,仍然堅持不懈地探尋科學;曾記得,一位青年為了人類能從無邊的黑暗中走出來,他進行了千百次實驗,終于獲得成功,并將人類帶入了光明的世界。他就是愛迪生,被全世界譽為“發明大王”的科學家。
我們不難從他身上尋找到那股驅使他走到成功殿堂的動力,那便是創新的精神,他不滿足于人類的現狀,勇于創新發明,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像他這樣有創意的人生才夠味啊!
有兩位鞋商同時到一座島上去找生意,一位商人到島上后,發現島上的人不穿鞋,在這里不會有生意的,于是他走了,而另一位商人卻留下來研究,他為這里的人不穿鞋而感到奇怪,但不久他便發現,原來這島上的人腳形與其他人不同,根本沒有合穿的鞋。于是他開始設計適合這種腳形的鞋,不久以后,他便賺大錢了。其實,機遇無處不在,成功也隨手可及,只是看你能否創新發現而已。善于創新,你會發現遙不可及的東西,便近在咫尺。
于今,當我在學校看見同學們齊心協力制作科技作品時;當我在校外看見能工巧匠的精妙作品時;當我從電視中看見高科技創造的遨游太空中的產品時,我開心極了,因為我看到了人們都已繼承了先祖們的創新精神,且已發明光大,碩果累累,這使我無比欣慰和自豪。
“21世紀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在這一時期,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否,關鍵在于本國的人才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在生活中,我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它使我深刻地領悟到:若把國家建設的成功,比作一座大樓,那么,壘成這座大樓的一磚一瓦便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們;若把國家發展的成功比作一條大海,那么匯成這條大海的一點一滴便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們。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我們要加強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無論是國家、民族,還是集體、個人,只有創新精神才夠味!
真的,我們要記住 ——
有創意才夠味!
【閱卷評點】
立意新穎:作者提出“有創意才夠味”,并認為 “沒有靈魂的人,也就是不夠味的人”,用“味”來組織文章,新穎現代。
層次有序:從科學家愛迪生談起,再聯系當今社會需要創新,需要人才等角度,進行有條不紊的闡發和議論,最后結合個人實際反思人生,層次井然有序。
語言流暢:文章語言流暢清新,不雕飾,不做作,顯示出自然的姿態,更具說服力。
【例15】(•四川卷)
命題作文“堅強”
【思路點撥】
在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大地震、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應該是在人們的意料之中,考生們寫起來應該是有話可說,難度不大。但面對這樣一道題目,大多數考生都會把其與汶川大地震聯系起來寫,所以要寫得出彩、寫出新意也并非易事。如果以個人或者家庭為切入點寫堅強,切忌空談、喊口號,要多運用在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鮮活感人的素材,以情動人。更高明一點的寫法可以將堅強上升到整個國家民族的高度,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民眾的表現都讓世界稱道。“中國加油、汶川挺住”是一種更大意義上的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