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
一位屢戒屢吸的女孩對我說,她是因為好奇加無知,才染上毒癮的。我說,報上不是經常宣傳嗎,你為何置若罔聞?她說,我們不看報。看了也不信。如果你能寫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說,讓更多的人早點讀到,也許可以救命。
我不相信文學有那么大的效力,就像我當醫生的時候,不相信醫學可以戰勝死亡。但生命本身,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過程。我要用我手中的筆,與生命對話。
整個《紅處方》的寫作,是離開北京,在我母親家完成的。有朋友問,你寫作此書的時候,是否非常痛苦與沉重?我說,不是。當我做好準備進入寫作狀態時,基本上心平氣和。我知道要走到哪里去,何地迂回,何地直插,胸中大體有數。長篇小說是馬拉松跑,如果邊設計邊施工,頓挫無序,是無法完成整體設計的。
每天早晨按時起床,稍許鍛煉后,開始勞作,像一個趕早拾糞的老農。母親為我做好了飯,我不吃,她也不吃。在這樣的督促下,我頓頓準時吃得盆光碗凈,好像幼兒園的小朋友。大約三個月后,初稿完成了。我把它養在電腦里,不去看,也不去想。又大約三個月后,最初的痕跡漸漸稀薄,再把初稿調出。陌生使人嚴格。看自己的東西,好像是看別人的東西,眼光沉冷起來,發現了許多破綻。能補的補,能縫的縫,當然最主要的是刪節。刪節真是個好幫手,能使弱處藏匿,主旨分明。
書出版后,很多電視臺來聯系改編電視劇的事,前后大約有幾十家吧。天津電視臺的導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同我談他們對小說的理解,我被他們的誠意所感動。說,那我就把《紅處方》托付給你們了,希望你們鄭重地把這件事做好。我想表達對生命的悲憫與救贖。
14.根據文意,談談你對“悲憫生命”一詞的理解。
答:
答案 作者對普通人尤其是弱勢群體的生活關注,充分展現了作者悲天憫人、寬廣深厚的人文情懷,是作者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