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復習哲學常識原理、方法論
第一部分 辯證唯物論有關原理、方法論(唯物論)
1.世界物質性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 法 論】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意識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
【方 法 論】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3.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方 法 論】我們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另一方面要重視精神的力量。
4.規律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是不可抗拒的。
【方 法 論】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
5.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 法 論】我們尊重規律的同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第二部分 唯物辯證法有關原理、方法論(辯證法)
(一)聯系的觀點
1.普遍聯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原理內容】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方法論】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2.原因和結果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都處于因果聯系之中。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
【方法論】我們要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3.整體和部分的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整體統帥部分;部分也制約整體,有時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我們要樹立全局觀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二)發展的觀點
1.物質和運動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方 法 論】我們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運動和靜止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 法 論】要求我們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還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
3.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方 法 論】我們堅持用發展的看問題。
4.內外因辨證關系原理(事物發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動力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我們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5.量變質變關系原理(事物發展狀態原理)
【原理內容】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方法論】我們要堅持適度的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6.事物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原理(事物發展趨勢原理、事物發展途徑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