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a.市場經濟的含義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就是市場經濟。
注:①市場起基礎性作用使市場經濟有別于計劃經濟和傳統的商品經濟。
②市場起基礎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場起作用,要將市場和計劃結合起來。
思考:有市場就有了市場經濟嗎?市場就等于市場經濟嗎?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起基礎性配置作用的經濟。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市場經濟的共性(比如: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手段的共性—見課本96頁“專家點評”),因此凡是反映市場經濟共同規律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借鑒,比如股份制。
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附屬于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之上,因此又具有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又有根本不同之處,這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3個要點)
第一,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也叫“根本標志”),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
注:我國的公有制企業都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也要參與市場交換,所以在公有制的基礎上也可以發展市場經濟,并且通過發展市場經濟,引入競爭,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效益。
第二,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這是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注:我們通過發展市場經濟來實現共同富裕是有保證的:一是公有制為基礎,二是按勞分配為主體,三是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第三,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也有宏觀調控,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決定人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政治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優勢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市場和計劃兩種手段的長處。
2.加強宏觀調控
(1)宏觀調控是什么?
宏觀調控是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必須強調:主體-----國家政府部門,即行政機關的措施和行為,不是其他國家機關)
(2)為什么要加強宏觀調控?
第一,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第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目標的要求國家必須加強宏觀調控。
(3)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其中促進經濟增長是首要目標(首要目標不同于主要目標),四個目標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4)怎樣加強宏觀調控?(即宏觀調控的手段)
第一,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
經濟計劃如:五年計劃、遠景規劃。
經濟政策有主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此外,還有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產品購銷政策、價格政策、扶貧政策、產業政策、對外貿易政策等等
第二,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
注:法律手段包括兩方面,一是通過經濟立法進行事前調整,二是通過經濟司法進行事后調整。
第三,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調整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