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 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教學案
答案 b
解題規律
解答該題,關鍵是把握道德對經濟發展反作用的表現。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是判斷運用的前提。
學點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
1.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的可能性
(1)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價值目標是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都是社會主義內在的價值目標。
(2)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大多數成員擁有的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可以充分發揮道德的調節作用。
問題研討3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醫生希望生病的人越多越好,建筑師希望每天失火,律師希望家家大官司,玻璃商希望下冰雹把所有的玻璃都打碎……。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同進步的人際關系。對比兩種不同的道德景象,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
2.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的迫切性
(1)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人們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2)一方面,自立自主、講求效率、公平競爭、崇尚科學、尊重個人合法權益、尊重知識和人才等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3)另一方面,商品交換的法則也侵蝕了一些人的精神領域,誘發了見利忘義、權錢交易的行為。
問題研討4
當前社會道德生活相對滯后的狀況,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原先的一些倫理準則已經淡化,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體系還未真正建立起來,表現為道德功能“缺失”的種種現象。原先的一些倫理準則淡化的根源是什么?針對道德功能“缺失”的種種現象,我們應該怎么做?
。
3. 如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
(1)奉行社會主義義利觀。
社會主義義利觀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集體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義利觀是充分保障個人正當利益、尊重個性發展的義利觀。
第二,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當國家、集體利益與個 人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個人利益需要服從國家集體利益,必要時需要做出自我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