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 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教學案
課時作業
1.c (點撥:道德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并且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2.d (點撥:道德的發展和進步往往取決于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經濟社會的發展會推動人們道德水平的提升。道德有其相對獨立性,道德對經濟發展的方向具有引導作用。注意,不能籠統的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道德風尚會自然好起來。)
3.d (點撥: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個人的合法利益,是我們應該奉行的社會主義義利觀。)
4.d (點撥: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人們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自立自主、講求效率、公平競爭、崇尚科學、尊重個人合法權益、尊重知識和人才等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商品交換的法則也侵蝕了一些人的精神領域,誘發了見利忘義、權錢交易的行為。)
5. 我們不能機械的理解經濟對道德的決定作用。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有其相對獨立性。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道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運動方式和發展規律。不能籠統的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道德風尚就會自然而然的好起來;不能簡單地認為擁有財富越多的人其道德素養就越高。
6.(1)上述材料體現了:誠信缺失、假冒偽劣、貪污腐敗、見利忘義、權錢交易,只講金錢、不講道德。
(2)應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原則,體現社會主義義利觀;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機制的積極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場機制的消極影響,正確把握物質利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