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試題
高三年級月考政治試卷
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計50分。
近年來,在一些工業品市場出現了生產經營者互相降低價格競爭的局面。
1.國家計委和經貿委頒布了《關于制止低價傾銷工業品的不正常價格行為的規定》,這說明
A.提倡商品生產者之間進行價格競爭,但不得以優勝劣汰為目的
B.一切低價傾銷行為都是不正常的價格競爭行為,都應反對、禁止
C.降價競爭會誤導市場秩序、排擠競爭對手
D.國家計委和經貿委頒布的《規定》是對降價競爭行為的限制
某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國有經濟的股份占55%,集體的股份占5%,外資企業的股份占5%,私營企業的股份占10%,并設有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職權明確,運轉協調。回答2-3題。
2.從上述材料得知,該企業
A.是一個國有控股企業 B.屬于公有制經濟
C.尚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D.是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控股企業
3.上述材料說明
①股份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②股份制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壯大國有經濟的力量
③股份制是人們在數百年實踐中采取的唯一成功的企業形式
④股份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種有效實現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世紀90年代,亞洲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很快波及整個世界。讀圖回答4-5題。
4.圖表中的“匯率”是指
A.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B.以100單位的人民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幣
C.一國用于平衡國際收支、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
D.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5.由以上圖表中東亞四國匯率的變化可知,1999年上半年與危機最嚴重時相比,東亞四國的貨幣
A.升值 B.貶值 C.沒有發生變化 D.比美元更堅挺
2004年7月20日至27日,中國第三大河流——淮河突然暴發有史以來最大的污染團,5億多噸污水,形成150多公里的污水帶,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度引起公眾關注。回答6-7題。
6.淮河污染治理耗時10年,投資達600多億元,但成效不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護主義和片面的GDP的發展觀念。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人們應該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治污不能弄虛作假
②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及時發現治污中存在的問題
③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
④堅持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淮河水再度遭到嚴重污染的事實告訴我們,必須徹底拋棄片面的CDP發展觀念,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從唯物論的角度看,這是因為
A.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B.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C.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
D.不同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不同的作用
近年來,網吧呈高速發展之態勢。網吧高速發展,讓人歡喜讓人憂。喜的是網吧出現是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是開放社會的一個象征;憂的是一些網吧無序發展。唯利是圖,衍生社會公害。據此回答8-9題。
8.網吧發展的一喜一憂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C.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D.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一的
9.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必須不失時機地促進網吧的發展
B.加強對網吧的管理勢在必行
C.抓主要矛盾的同時,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D.在把握矛盾主流的同時,決不能忽視支流的影響
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外來物種的入侵,是維護地區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原產亞馬遜 河流域的食人魚因色彩美麗被引進作為觀賞魚,但其性格極為殘暴,會大量地“屠殺”水中其他的魚類,破壞生物的多樣性,這再一次敲響生物安全的警鐘。據此回答10-11題。
10.食人魚在亞馬遜河流域獵食其他魚類并非易事,因為河水渾濁,能見度低。許多魚類在千百年的生存競爭中形成了對付食人魚的“尖銳武器”。而我國南方的氣候雖與亞馬遜河流域相似,但卻缺少上述對食人魚的自然制約因素,因此大量引進會破壞本土魚類系統。這說明
A. 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具體的、客觀的
B.任何兩個事物之間的聯系都存在因果聯系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始終不可分割
11.由于人們只看到了食人魚的觀賞價值,忽視了其對生態的影響而大量引進,勢必會影響 生態平衡。這啟示我們
A.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B.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推動客觀事物的發展
C. 正確的價值觀是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的
D.認識事物要堅持全面的觀點
2004年8月3日,西氣東輸甘肅玉門壓力站管道的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畢。至此,西氣東輸工程全部貫通,全線建成投產目標有望按期完成。西氣東輸工程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 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回答12-14題。
12.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輪南,東至上海,全長4000公里,總投資約1400億元。國家投巨資建設西氣東輸工程,這些投資
A.屬于社會保障支出 B.是國家用于公共服務方面的支出
C.是西部大開發的關鍵 D. 體現著政府的政策和活動方向
13.西氣東輸工程體現了
①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②黨和國家履行經濟職能 ③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 控 ④國家機構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西氣東輸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表現在西氣東輸有利于
①改善我國能源結構,推動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 ②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地區經濟協 調發展 ③促進了我國各族人民大團結 ④加快西部開發進程,促進西部經濟發展和共 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04年7月5日—6日,全國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并作重要講話。他強調,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三農”問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把這件關系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辦好。回答15-16題。
15.農民負擔沉重是黨和政府急于解決的心頭大事,從根本上講,這是因為
A.減負問題關系到黨群關系、干群關系
B.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
C.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和各級國家機關的根本宗旨
D.農民是市場的主體
16.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一些代表把城鄉喻為人的兩條腿。現在農村這條腿短,不補齊這條短腿,我國經濟就走不穩;就很難持續、健康發展,全國建設小康社會也可能被這條短腿拖了后腿。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A.整體決定部分,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關鍵部分的性能狀態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C.一事物和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是具體的、無條件的
D.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據抽樣調查,我國近年來產品質量呈上升趨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反復證明:誰能提供質量更好的商品,誰就能爭取到更大的市場銷售份額。
17.“誰能提供質量更好的商品,誰就能爭取到更大的市場銷售份額。”這是因為
①使用價值是價值得以實現的前提和基礎。②價值是使用價值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 ③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④消費者總是希望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03年夏,為緩解電力供應緊張情況,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頒發了《跨區跨省電力優化調度暫行規則》,為網間余缺調劑提供了保證。這表明
①國家運用法律手段干預經濟活動 ②國家運用經濟手段干預經濟活動 ③法制性是 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 ④競爭性是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004年度全球企業500強排名公布,我國又有4家公司進入其中。在過去10年間,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公司從3家增加到目前的15家。
19.最新進入500強的中國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以 及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對這些公司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其全部資本被劃分成若干等額股份 ②可以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 ③股東的身份是固定不變的 ④是以盈利為目的的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004年8月22日,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鄧小平同志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回答20-21題。
20.鄧小平同志指出:“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依靠自己的發展。這 一論斷最主要的哲學依據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D.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21.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并保持穩定繁榮的事實,有力地證明這一偉大構想是完全正確的。實行“一國兩制”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 質,其哲學依據是
A.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 B.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事物的性質
C.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我國的主要經濟基礎 D.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主體
從2003年2月1日起,我國首次對第一大河長江,實行全流域春季禁漁3個月。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大江大河實行全流域禁漁。
22.歷史上長江漁業曾有過輝煌,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長江漁業的地位面臨多方威脅,漁業資源衰退速度加快,漁業捕撈產量明顯下降,一些經濟魚類資源已經走向枯竭,不少珍稀水生野生動物面臨滅絕。這就告訴我們,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
①堅持聯系的觀點,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資源合理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 ②堅持 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這一面,又要看到另一面 ③要發揮正確的價值觀對 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 ④堅持用量變和質變相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004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布什和克里誰能入主白宮,將決定著民主黨和共和黨誰能執政的重大問題。最后的結果是布什獲勝,連任美國總統。回答23-24題。
23.這說明美國實行的是
A.兩黨制的議會君主制 B.兩黨制的議會共和制
C.一黨制的總統共和制 D.兩黨制的總統共和制
24.在美國,總統
①是政府首腦 ②有組織政府的權力 ③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 ④對議會負責,議會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的權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04年9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充分肯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 歷史地位,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 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 愿望。回答25題。
25. 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有權組織建立并領導和監督其他國家機關。由它組織建立并領導和監督的國家機關有
A.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團中央
B.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政協
C.國務院、人民政協、國家主席
D.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主席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6.(16分)材料一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 決定》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材料二 近年來我國開始啟動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制定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政策并付諸實施,下決心從根本上遏止我國生態環境惡 化的趨勢,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森林植被。135個重點森工企業和長江、黃河上游重點地 區地方森工企業近百萬名職工轉產。
(1)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9分)
(2)運用政治常識知識,說明我國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依據。(7分)
27.(16分)材料一 國家統計局目前對世界28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信息發展能力進行測 算,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信息指數為美國71.36,日本69.59,加拿大59.41,英國53.45, 德國53;25,法國49.26,中國為6.17。
材料二 信息技術及其產業是一種對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國力增長具有極大影響的新技 術和新產業,各國的發展水平不同,將導致各國的經濟增長、社會發展乃至國力增強的速度的差異,進而引起整個國際力量對比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改變。
材料三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 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什么問題?(4分)
(2)從政治常識角度簡要分析材料一、二共同體現的道理。(4分)
(3)從哲學角度說明我國應如何推進信息化建設。(8分)
28.(18分)材料一 2004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矛盾進一步顯現,最突出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規模過大,特別是一些行業投資增長過猛,由此引發煤電油運供求關 系緊張,貨幣信貸增長過快,物價總水平繼續上漲。
材料二 面對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 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派出督導組分赴各地進行專項 檢查。到2004年6、7月份,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投資增長過快勢頭有所遏 制,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漲勢減緩,糧食價格趨穩。
材料三 這次宏觀調控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中央從一開始就明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 發,根據地區、行業和領域的不同特點,區別對待,該控制的堅決控制,該支持的大力支 持,決不搞一刀切。然而現實狀況卻是,一些部門和地方,從“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 不問清紅皂白地簡單壓縮規模,這種錯誤做法應當堅決糾正。
(1)抑制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的經濟意義是什么?(6分)
(2)在解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時,你認為我國政府應起什么樣的作用?(8分)
(3)指出材料三蘊含了什么哲學道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