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9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哲學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2)聯系:
一是,二者產生的根源是相同的,實質上是唯心主義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表現;二是,二者的出發點都是從主觀出發,行為上都是不問具體情況,不從實際出發,主觀脫離當地的客觀實際,一刀切,瞎指揮,都是主觀主義的工作和思想方法;三是,二者的結果相同,都必然會給工作帶來損失甚至失敗。
●誤區警示
1.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實事求是
解析: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實事求是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1)二者的區別:第一,兩者的含義不同。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它要求我們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為。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方向,做到按規律辦事。
第二,依據的原理不同。一切從實際出發是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要求;實事求是是客觀規律與人的主觀能動性原理的要求。
(2)兩者的聯系: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都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要求。二者精神實質是一致的,都要求我們要做到主觀符合客觀,同時發揮主觀能動性。
2.正確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關系
解析:(1)二者的區別:第一,含義不同。一切從實際出發(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具體分析矛盾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
第二,依據的原理不同。從實際出發的理論依據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屬于辯證的唯物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理論依據是矛盾的特殊性,屬于唯物的辯證法。
第三,著重點不同。從實際出發,強調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強調矛盾各有特點,反對一刀切。
(2)二者又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實際情況,認識符合客觀實際,都要求我們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相統一。
●真題再現
例題 (•四川文綜,35,4分)XX年11月,成都市政府決定,從XX年1月起,返鄉農民工等三類人員可一次性申請領取價值500元的就業培訓券。持券人員可自主選擇各類職業技能定點培訓機構和培訓專業。政府為此拿出7500萬元,惠及群眾15萬人,培訓后的就業率將達到60%以上。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①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
②堅持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④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點評:針對三類人員就業難這一實際問題,政府從實際出發,對三類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解決就業問題,③入選。政府提供培訓是外因,勞動者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是內因,二者結合,才能有效解決就業難的問題,①入選。②④與題意無關。故選b。
●考點突破
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最重要的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找出自己的前進道路。
1.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基本國情的意義在于:
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科學地制定和堅定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
3.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就要學習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要了解我們的現實,要把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