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題題型設問形式答題策略注意事項
解答主觀題的基本思路
(1)審題時先審設問后審材料。
①通過審設問要弄清命題的限定性:知識范圍限定(是經濟常識還是哲學常識、政治常識,要具體到課題、節題、框題);方向限定(應回答“是什么”還是回答“為什么”、“怎么樣”、“怎樣做”,辨明該題屬于何種題型);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結合材料、結合哪個材料);對象限定(要求我們對什么分析);主體限定(是從黨的角度回答,還是從國家、政府、企業、個人角度回答)。
②審材料時要結合設問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在圍繞這個核心找出相關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讀表題目、表頭、數據、尾注,不可遺漏。
(2)回憶、聯想曾學過的與該題設問、材料相關的概念、觀點、原理和其他基礎知識,越全面越好。
(3)整理答題思路時,一定要列出一個簡要的提綱;要根據試題的分值確定答案的詳略程度,猜測答案要點可能有幾個;同時要確定采用演繹式還是采用歸納式,在書寫答案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
(4)書寫答案時,文字要整潔,句子要完整,邏輯要嚴謹,層次要清楚,要使用學科術語,要標清序號,不可一段到頭。即做到“四化”(規范化、段落化、序號化、層次化)。
平時訓練的四環節
1、 背書:知識點、考點、例題。
2、 做題:定時、定量、定題型。
3、 思考(悟):打通章節、構建知識網絡、會輻射。
4、 作答:簡明扼要。
一、現象題——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文化現象或政治現象
1、對材料進行全面分析,整體把握;
2、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經濟或政治問題;
3、把圖表、數據轉換為書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數據;
4、濃縮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觀點,不進行分析
二、啟示題——上述材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1.從材料、設問的關鍵詞和材料呈現的措施中去感悟;
2.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啟示就是方法(怎么做);
3.答案最好是方法論和材料的統一。
三、體現題——材料體現了原理(原則)、觀點、道理等。
1、一個材料體現多個原理,要從多角度回答;
2、多個材料體現一個原理,找共同點;
3、答題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體現)。
四、原因題
1、為什么這樣做
2、為什么產生這種現象1)答案各要點必須與設問的對象之間有因果關系;2)答題格式:客觀必然性(理論依據和現實依據)+意義/重要性(作用、好處、積極影響)
五、意義題——分析經濟意義、政治意義、文化意義
1、多答為好,面要廣,點要多;
2、經濟意義:①根據不同主體定要點(從對國家、對企業、對居民/消費者等),②根據經濟活動的性質和不同環節定要點(a根本性質: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等;b生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保護環境、實現兩個根本轉變、提高經濟效益、優化經濟結構等;c分配: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兼顧效率與公平等;d交換:繁榮市場、規范市場秩序等;e消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高消費水平和質量、擴大內需、樹立科學消費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