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時政熱點預測|教學資料
XX高考最可能考的十一個時政熱點預測
1.規劃
XX年是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XX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都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主線。重點表現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推進發展現代農業,千方百計爭取農業好收成;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和競爭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改革攻堅力度,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預測:規劃的內容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在復習時要綜合運用所學經濟、哲學、政治方面知識,多角度進行分析。
2.中央一號文件
XX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發布。
預測:市場配置資源與國家的宏觀調控、農業的基礎地位、財政的作用;相關哲學原理:一切從實際出發、規律的客觀性、聯系的普遍性、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等;政府職能、黨的領導。
3.黨的建設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的發布。
預測:這塊知識在教材中涉及黨的性質、地位、宗旨、領導方式、執政方式、黨的建設等方面,考生在復習時要牢牢記住這些知識點,并學會靈活運用。
4.青海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北方特大旱災、日本地震
自然災害一直是高考命題者經常采用的材料,這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黨和政府如何應對災害等問題。
預測:經濟常識:國家的宏觀調控、財政的作用;哲學常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意識的能動作用、規律的客觀性、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等;政治常識:國家性質、國家職能、對人民負責原則、黨的相關知識。
5.教育工作
XX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制定、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的召開、《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
預測:財政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改革是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文化職能、公民的政治參與、綜合國力(文教力)
6.XX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
預測:涉及國家的宏觀調控、對外貿易方式、財政的作用、創新意識、價值觀、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對外政策、民族精神、綜合國力。
7.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涉及的熱點問題: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 、坎昆氣候大會。近幾年全國卷和地方卷都涉及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問題,這是一個持續性的熱點,每年都要考到。
預測:經濟常識:涉及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第三課)、產業結構調整(第四課)、消費結構調整(第七課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外貿方式轉變(第八課);哲學常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等;政治常識:國家職能、國際組織、國家利益、對外政策等。
8.郭明義精神
預測:哲學角度——正確價值觀、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想與現實、個人價值的實現。
9.中美關系的發展
預測:哲學常識: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政治常識:國家對外職能、主權、國家利益、時代主題、我國外交政策。
10.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涉及的熱點問題:“網絡問政”,網上“曬”預算,群體性事件突發,“文明上網”行動,一系列法律的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