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復習提綱
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9、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毛澤東思想:精髓是實事求是,活的靈魂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鄧小平理論:主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10、辨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11、自然界的物質性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12 、哲學上的運動概念及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運動→物質: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物質→運動: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13、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恒的。
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
14、規律的含義,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
規律: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客觀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普遍性: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沒有規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
15、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按規律辦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16、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
(1)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
(2)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我們就能體會到規律對于我們的意義。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這時人們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覺到規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
17、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起源: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生理基礎:意識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人腦的機能
內容(本質):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18、意識的作用
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所用。
19、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