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復習提綱
地位: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意義: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3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辯證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
一定場合下,普遍性與特殊性可以轉化。
指導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
3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主要矛盾: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fā)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辯證關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要求我們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處理好次要矛盾。
3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含義:不論是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出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而另一方則處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辯證關系:事物的性質主要是要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39、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
兩點論: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點論: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
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0、辯證否定的含義及實質
含義: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fā)展自己。實質:“揚棄”。
辯證的否定是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huán)節(jié),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
41、堅持辯證否定觀,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
怎樣理創(chuàng)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
①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我們既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又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②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chuàng)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