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月球與地球的關系
三、關于月相的方位
教材中提到了觀察者觀測不同月相的時間不同,觀看的方位也不一樣。既然新月時月球和太陽是同升同落,那么隨著月球的東移,月相出現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漸遠離太陽落下的方位。教師在介紹這部分內容時,最好能借助多媒體軟件。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應該盡量使用教具(如地球儀、三球儀)等。
太陽、月球與地球的關系
【教學重點】①知道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②知道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教學手段】多媒體資料庫
【教學過程】
(引課)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板書)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的概念
2.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
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多媒體資料展示,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7圖1。5)通過資料、地圖及同學日常生活經驗說明太陽輻射在哪些方面對地球產生影響?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7圖1。6)太陽外部大氣結構由幾部分組成?
(板書)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外部大氣結構:由內到外,光球層——色球層——日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找資料、閱讀教材p7—8相關圖像思考解答)太陽大氣各層中,有哪些太陽活動?其表現形式?其活動周期有多長?這些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有什么?
(板書)2.太陽活動及主要類型
①太陽活動
②主要類型
黑子——發生在光球層,周期xx年,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耀斑——發生在色球層,周期xx年,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3.對地球的影響:干擾電離層—使無線電短波通訊中斷;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產生“磁暴”;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三、月相及其變化
1.月相變化的周期規律
(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資料庫和教材中相關圖像,思考討論)為什么有月相的變化?月相變化的周期有多長?不同時間應在天空的什么方位觀測到哪種月相?教材p9圖1.10和p10圖1.11兩副圖像應該如何判讀?月相的變化對地球有什么意義?
(教師總結)月相變化是由于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運動關系產生的,教材p9圖1.10閱讀時應注意觀測者是站在圖像中心,因此上弦月時,是觀測者右邊的月面明亮,下弦月時,是觀測者左邊的月面明亮。教材p10圖1.11閱讀時,應注意,觀測者位于北半球,月球在南部天空,觀測時間和方位:上圖是以太陽落山時,不同時間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圖表現的是上半個月的月相狀況;下圖是以太陽升起時,不同時間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圖表現的時下半個月的月相狀況。
(板書)2.月相變化對地球的意義
【設計思想】本節教材主要由兩個重點知識,一個是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另一個是太陽活動類型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對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注意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難點知識是月相的變化,通過多媒體手段的輔助,創建學生的學習過程,完成由形象思維想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太陽、月球與地球的關系
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的概念
2.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
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外部大氣結構
由內到外:光球層——色球層——日冕
2.太陽活動及其主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