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7.7“國際貿易和金融”教學設計
【教學構思】
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分析,首先要正視三個現實問題:一是教材的編寫邏輯與學生的認知邏輯存在差異;二是教材中所反映的生活生產實踐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存在著距離;三是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按照傳統的教法,課堂上只重視學科的知識性而忽視人文性,即重視學生對明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的掌握,而忽視學生默許知識(tacitknowledge)學習的話,書本上的內容就無法得到學生的認同,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就得不到培養。所以,要在實踐活動之中提高情境性和個性化,在學生的團體實踐和做的過程中學習。基于此,這節課的--就圍繞著學生的參與、體驗和感悟而展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定位在幫助學生縮小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距離,幫助學生尋找書本間接經驗與生活直接經驗的結合點,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驗證、擴展、深化所學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選擇了由chistian.aid創作的著名貿易游戲方法并作了較大改動。
【--】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有關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的基本知識;
2.理解當前國際貿易的基本格局;3.理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貿易的不平衡性。
過程與方法:
模擬真實情景,讓學生在行動中學、在合作中學,使學生在較為真實的情境中體驗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價值。情感與價值觀:鼓勵學生反思經濟貿易資源環境等社會公平問題,反思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樹立平等互利的國際貿易原則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當前國際貿易的基本格局;
2.理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貿易的不平衡性。
三、課前準備
上網查閱當前有關國際貿易的相關資料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組織
人員安排:將全班48名同學分成6個活動小組和一個由6人組成的世界銀行
場地安排:提供6個活動小組場所、世界銀行場所和會展中心場所
資料安排:
a組(a1.a2) b(b1.b2) c(c1.c2)
2把剪刀 8張紅色卡紙 4張紅色卡紙
3把直尺 4張綠色卡紙 2張綠色卡紙
1個六邊形模型 1支鉛筆 4支鉛筆
2張綠色卡紙 xx元現金券 1把小刀
1只圓規 4000元現金券
靈活、藝術地組織教學,使教學富有生活情趣,通過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教師宣布游戲規則
1.每組派一名代表抽取一個信封
2.每組做有具體形狀的東西,而且這個生產成型的東西要能被世界銀行所收購,收購價按當時牌價計算
3.各組洽談業務到會展中心
模擬當前世界資源分布和生產的真實情景,為學生提供動手體驗的機會。
學生活動
世界銀行第一次公布每種產品的收購價
邊長4×8cm 邊長3×6cm的直角三角形的矩形
基準價200元 基準價150元
半徑4cm的圓形 邊長3cm的六邊形
基準價300元 基準價100元
10分鐘后,世界銀行第二次公布:紅色卡紙代表能源,綠色卡紙代表重要的環境資本
5分鐘后,世界銀行第三次公布:每種產品的收購價
邊長4×8cm 邊長3×6cm 的直角三角形的矩形
基準價150元 基準價300元
半徑4cm的圓形 邊長3cm的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