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7.7“國際貿易和金融”教學設計
基準價300元 基準價500元
十分鐘后結束
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活動中使學生不僅學習到知識,還要使他們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激發。
教師要注意調控課堂,關注活動公布后學生的反映和活動變化。
教師宣布
告知事實:開始時各小組所擁有的資料 世界銀行公布各小組游戲結束時所擁有的紅色卡紙、綠色卡紙、工具、現金、部分完成的產品
組織討論
討論:
1.你們小組是怎么做的?
2.對你觸動最大的事是什么?有使你感到快樂的事嗎?
3.你是如何看待“x”組的?各組的行為對彼此是公平的嗎?
4.在你們小組知道紅色卡紙代表能源、綠色卡紙代表很重要的環境資本時,對你們組的生產活動和貿易活動產生影響了嗎?為什么?
5.你是否認為你們小組是個成功的小組?成功在哪些方面?
6.技術(工具)有何作用?它們在加速資源的使用嗎?誰是獲益者?如何獲利?
7.如果讓你們重新來做這個游戲,你們會如何改進?
使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從“分離”回歸到“整合”,引導學生關注新穎而變化的時代、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真實而復雜的生活,在生活中應用、驗證、擴展、深化所學的知識,從而真正認識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小組討論
各組討論,寫出發言提綱教師巡視,注意檢驗:①小組的設想、目的與成功的判斷標準;②各小組是否遵循“經濟原則”;③各小組是合作多還是競爭多?行為對彼此是否公平?
培養學生對活動和知識的整理能力。
反思
各組就活動和討論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向老師和同學質疑詢問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教師總結、承轉
以上活動大家可以體驗感悟到:企業組織的(地區或國家)經營能力、勞動分工、信息的通暢度、彼此間的競爭合作會影響該組織(地區或國家)的興衰,資源豐富的和技術發達的團體傾向于整個控制貿易體系。當前世界真正的貿易情況如何呢?下面大家分析討論:
1.比較分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存在的差別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工業基礎
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進口商品
近年來的變化
貿易格局分析
2.分析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關系,當前世界重要國際金融中心分布在哪里?
整合生活與課本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師生共同總結
師生共同總結填寫下表: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工業基礎
雄厚
比較薄弱
主要出口商品
工業制成品、小麥、玉米和畜產品
農礦等初級產品
主要進口商品
原料和燃料
工業制成品
近年來的變化
高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長率高于其他制成品
工業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增加
貿易格局分析
優勢地位
不利地位
發展中國家的措施
南北對話
南南合作
案例分析
讀“我國外貿出口商品構成的變化”圖,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從1952年到xx年間我國外貿出口商品構成發生了什么變化?這說明了什么?
2.目前我國的進出口商品分別有哪些?
3.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有哪些?
4.我國沿海的對外貿易口岸主要有哪些?
鞏固深化所學知識。
點評:本節--以模擬真實情景為主,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以此體驗知識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教學中選擇了貿易游戲方法,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注意創造能力的發展,同時培養學生整合生活與課本知識以及綜合思維的提高,最后通過案例分析,鞏固深化所學知識。
共2頁,當前第2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