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新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三章
一組設問,一組回答(時間5—8分鐘) 三、 師生共同活動,得出結論 結論1:粒子個數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 結論2: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符號為n)之間的關系為: 作業 p48—㈠ 1、3、4 看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 國際單位制簡介 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經常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來表示物質及其運動的多少、大小、強度等。例如,一米布、二千克糖和三十秒等。有了米、千克、秒等這樣的計量單位,就能表達這些東西的數量。但由于世界各國、各個民族的文化發展不同,往往形成各自的單位制,如英國的英制、法國的法制等。而且同一物理量常用不同的單位表示,如壓強有:公斤\平方厘米、磅/平方英寸、標準大氣壓、毫米汞柱、巴、托等多種單位,這對于國際上的科學技術交流和商業交往,都很不方便,換算時又容易出差錯。因此,便有實行統一標準的必要。 國際單位制是一九六零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建議并通過的一們單位制。以米、千克、秒(m、kg、s)公制為基礎,逐步加上其它單位,并作了一些規定,制定了國際單位制:(英文為: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es, si) 國際單位制克服了由歷史原因造成的多種單位制并用的混亂現象,并盡可能地反映出當代的科學技術水平,因此它具有科學、精確、簡明和實用的特點,F有國際單位制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單位制,已成為國際上共同的計量語言。因此,我們應該了解、熟悉國際單位制的內容和意義,以便為我們所用。si單位包括三種類型的單位,即si基本單位、si輔助單位和si導出單位。請參閱附錄。 附錄一:si基本單位 附錄二:si輔助單位 附錄三:si導出單位(共有19個,僅取4個示例) 補充說明: 物理量一一就是用來描述物質的性質或物質的運動狀態的所用的各種量值。可以理解成是各種專業術語,不過這些專業術語一定有單位,然后用數字加單位的組合來表達其大小,或多少。如質量這個物理量用1kg(數+單位)、2kg或3kg來表示其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