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材料二:“中國處在大規模的工業發展的前夜,商業也將大規模地發展起來,再過五十年我們將有許多上海。”
——孫中山《中國革命的社會意義》
材料三:19xx年,袁世凱公開復辟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軍閥張勛擁戴清朝廢帝溥儀登基,在全國人民的怒斥聲中,12天后復辟丑劇草草收場。
——人民版高一歷史必修一專題三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眾都把辮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隸的標志,紛紛自行剪去;當時流行的服飾:中山裝、西裝、領帶、皮鞋、禮帽……
——人民版高一歷史必修二專題四
師:綜上所述,我們說,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那么,什么叫近代化呢?予以解釋。
1)政治民主化 2)經濟工業化 3)思想—開眼看世界,向西方學習
師:如果你認為它失敗了,主要是它沒有改變中國雙半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且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師:不管辛亥革命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都不能抹殺其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話畢,投影儀打出《在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會上的一段講話》。
師:今天,我們在這里追憶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既是為了緬懷偉人,更是為了從他身上學習其優秀品質,以更好地激勵后人。
投影儀打出標題和孫中山遺像。
提出問題:作為中學生的你們,可以從孫中山身上學到了哪些優秀品質呢?
生:討論回答。
師:歸納總結。
1)愛國!獻身! 2)與時俱進! 3)堅忍不拔! ……
師:孫中山先生走了,但他身上所折射出的種種優秀品質,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孫中山先生走了,帶著一絲的遺憾走了。他在臨終前給屬下留下了兩句沉重的遺囑。話畢,打出標題和《孫中山臨終遺囑》。
師:當今中國,孫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早已完成,民族獨立早已實現。但孫中山先生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夙愿,尚未實現。所以,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擔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話畢,投影儀打出一段話。
最后,發出呼喚:讓我們攜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