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教案
(一)教學重點:對美國1787年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與掌握。(二)教學難點:依照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對本節知識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與掌握難度大;由于政治學科在高三教學中才涉及“邦聯體制”與“聯邦體制”,所以現在學生在理解這兩個體制上略有難度。
(三)知識結構
一.獨立之初的嚴峻形勢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宣布獨立,美國誕生。
1.獨立:1781年,美國打敗英國殖民軍隊。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2.形勢
①獨立之初的美國名義上是一個國家,但實際上是13個州的松散聯盟,即所謂的邦聯。
②國家無征稅權,也不掌握軍隊。
③各州的權力很大,有權征兵、征稅和發行貨幣,財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
④各州之間互設關卡,造成商品流通不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蕩加劇。
⑤由于沒有制定統一的關稅,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處于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易錯點】美國獨立初期建立的國家結構是:邦聯制。
【易錯點】美國獨立后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形成中央集權制的政府。
【易錯點】美國建立之初面臨著嚴重的危機,主要來自于:邦聯政治體制的弊端。
3.影響/希望統一
①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必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設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促進美國的繁榮發展。
②華盛頓等美國資產階級領導人深受啟蒙思想影響,不造成建立一個君主制國家,希望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共和制國家。
二.1787年憲法的頒布
1.頒布憲法:1787年,各州代表在費城召開制定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2.主要內容
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制
a.聯邦權力高于各州權力。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如征稅、募兵、發行紙幣、宣布對外和戰以及使用武力恢復地方秩序等。
b.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權,以發揮地方的積極性,避免過度集權的弊端。
c.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權分立制
a.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掌握立法權。
b.總統:
a.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
b.總統對憲法負責,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但國會復議時若以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即為有效。
c.總權有權提名任命政府高級官員。
d.總統權與外國締結條約,但須得到國會的批準方可有效。
c.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對法律擁有最高司法解釋權。
d.關系:三者獨立平等,但互相制約,以防止專制出現,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
③共和制: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參議員、眾議員也是由選舉產生。
④奴隸制和種族歧視:允許奴隸制度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權利。
⑤1791年,新增10條修正案:規定了有議論自由等權利。
【易錯點】1787年憲法規定,直接領導政府的是:聯邦總統。
【易錯點】美國1787年憲法,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不具有選舉權。
【易錯點】美國1787年憲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體現在:它規定了總統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
【易錯點】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政體,最顯著的特點是:三權分立并互相制衡。
【易錯點】首次規定司法權與行政權、立法權分離的是:美國1787年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