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清末民初新景觀教學案
課程標準講述張謇興辦實業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
學習目標和要求[來源:第一范文網]
了解張謇艱苦創業、實業救國的主要活動,知道商務印書館對近代出版業的貢獻和詹天佑設計建造中國第一條鐵路的史實,掌握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艱難中開始起步。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張謇創辦事業和張元濟、詹天佑開創中國近代出版業和鐵路交通事業。
2、難點:全面了解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學法指導
讀課文概括本課主要內容
本課主要講述了 幾個問題: 、 、 。介紹了19世紀中國民族工業艱難創業的情況,通篇展現的是先輩們以愛國 為己任,艱苦創業,推動了我國近代化的發展。
2、掌握本課知識點:
(一)政治符 號的變化
中華民國成立后,作為一個國家政治標志的 、 開始出現。
(二)移風易俗
后,革除舊俗成為時代性的社會潮流,19xx年, 發布剪辮文告,去除舊俗。之后, 發布命令,廢“大人”“老爺”稱呼,而以官職、“先生”“某君”相稱。不久, 和 出現后,成為服裝服飾的流行時尚。
(三)活 動的影像
1、照相術發明于 , 后傳入中國。不久, 出現了第一家營業性的照相館。
2、電影于1895年在 誕生,次年傳入中國。19xx年,中國第一部自拍電影—— 攝制成功,它揭開了中國電影事業的序幕。 無聲電影發展成有聲電影。
五、課前準備:搜集我國國旗的有關歷史發展過程
六、課堂訓 練
(一)達標反饋
1、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你認為可能被稱呼為( )
a、老爺 b、先生 c、大人 d、陛下
2、中山裝和西服取代翎頂補服成為官員的禮服始于( )
a、鴉片戰爭后 b、甲午中日戰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