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學設計
辛亥革命的失敗原因."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領導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多數成員把這次革命的主要任務看成僅僅是"排滿",他們既不愿意同帝國主義完全決裂,也不敢發動和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徹底摧毀封建勢力,實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得到改變.
局限性: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他們不愿意同帝國主義完全決裂,也不敢發動和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徹底摧毀封建勢力,實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時期,帝國主義列強不支持孫中山,而選擇了袁世凱作為他們繼續統治中國的工具,這件事本身就充分說明了在帝國主義時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這正如毛澤東所分析的那樣:"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的,中國不能有,因為中國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
【課后研討】
美國總統曾經這樣說過:“影響中國現代史最深遠的三個人,第一是孫中山,第二是毛澤東,第三是鄧小平……。”毛澤東也曾經寫道:“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共xx大報告認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
鄧小平。”你認為如何認識和評價孫中山更為恰當?
【思路】
可以先找好一個角度來論述孫中山的某個方面;也可以通過查找有關孫中山的史實資料,來評價孫中山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最后形成一個小論文性質的內容,與大家交流討論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本課小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和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推動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一方面建立了興中會等革命團體,另一方面大力傳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19xx年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19xx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標志著辛亥革命的爆發。這次革命最終推翻了清朝的反動封建統治,結束了延續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產生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政權——南京臨時政府以及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開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這些成就,永載史冊.辛亥革命爆發后,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和破壞,由于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最終導致了這次革命的失敗.辛亥革命既有偉大的歷史功績,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