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4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學案
【學習目標】1.了解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變遷的史實。
2.探討影響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遷的因素。
【知識梳理】
1.動蕩中變化的近代社會生活
(1)原因:①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侵略的同時,西方文化滲透到國民生活中。②西方________的影響。③受維新派、革命派主張的影響。
(2)表現:①衣:“洋布”“洋裝”漸入中國百姓生活;中西合璧式服裝________、旗袍、學生裝等。②食:鴉片戰爭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開始出現西餐館,還有面包房、咖啡店,________成為有錢人的一種時尚。③住:西方建筑式樣在中國傳統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員和商人也建起歐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④風俗:戊戌變法時的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并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_______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國時期,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喪儀式由繁瑣愚昧改為________。⑤傳統的風俗習慣在農村沿襲下來。
2.新中國社會生活新風尚
(1)新中國成立后:①人民當家作主②20世紀50~70年代,勤儉節約、無私奉獻,是中國社會風尚的主流。③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總體比較低。
(2)改革開放以后:①衣:服裝顏色變為五彩繽紛,款式走向________。②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決了________問題;政府還提倡“________工程。③住:住房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樓房比比皆是,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了“________工程”。④風俗:休閑方式多樣化,注重環保、講究衛生、賑濟災區的社會風尚逐步形成。
【基礎練習】
1.“黃金周”假日是人們休閑放松的一種方式,也拉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它透出的主要歷史信息是( )
a.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業、餐飲業的快速發展
c.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經濟 d.是幾千年來家庭生活的重大變革
2.近代以來,人們的生活習俗發生變化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濟南 d.武昌
3.最早促使中國近代社會風俗習慣變化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強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發展工商業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 d.康有為、孫中山的個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