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導學案新人教版(精選2篇)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導學案新人教版 篇1
必修二第六單元第17課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海南中學歷史組:王穎
一.教學內容分析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是新課標人教版普通高中歷史必修2第六單元第17課的內容。第六單元的主題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是迄今為止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它不僅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成為二戰爆發的重要原因,而且對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產生了重大影響,羅斯福新政應運而生。因此,本節課在第六單元的地位十分重要,起著鋪墊、啟下的作用。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對本課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認識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本課首先介紹了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表現,然后介紹了危機的特點和影響,最后介紹了胡佛總統“自由放任”政策的失敗,民眾期盼出現新的強力政府.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涉及內容繁多,部分知識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障礙。高一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理性認識、抽象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能夠獨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運用相關理論邏輯思維,且思維活躍,可塑性強。但總體知識儲備和理論思維水平仍然有限。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及表現,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2)了解本次經濟危機的特點、影響,培養學生從資料、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綜合分析的能力。
(3)了解 “自由放任”政策的特點,培養學生分析歷史概念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歷史資料(圖片等),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2)運用分析與討論,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歷史概念和本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經濟危機爆發原因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經濟虛假繁榮會導致經濟的崩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2)通過對經濟危機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及時調整經濟發展的內部機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
2.教學難點: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教師講授法、提問啟發法、閱讀指導法。
(2)學法:材料學習法、觀察學習法。
四.教學環節說明
[導入新課]
(ppt展示)
我們知道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以后,經濟危機總是周而復始地發生。那么在二戰之前,人類經歷的最慘重的經濟危機是——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在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中,幾乎所有人都變得一貧如洗,但是有一個人卻獲得了驚人的盈利1億美金。他就是投機之王杰西•利物弗爾。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了他,認為是他導致了這場經濟危機的爆發。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了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讓我們一起透視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
【設計意圖】:教育法則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么設計,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拉近學生與本課內容的距離,有利于新課的學習。
[新課探究]
一、透視美國——探源危機
(ppt展示)
首先,讓我們正面看美國。這則材料反映了美國20世紀20年代行業發展情況。從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當時美國社會呈現出怎樣的景象?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我們知道一戰后資本主義世界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暫時調和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所以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其中以美國最為繁榮。但是請同學們看看教材是怎樣表述“繁榮”的,是帶雙引號的“繁榮”,虛假“繁榮”。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美國虛假“繁榮”?虛假繁榮的美國為什么會爆發經濟危機?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
問題生成:
(1)請同學們結合視點一,談談貧富差距擴大為什么會引發經濟危機?
師生互動,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得出這樣的認識:經濟危機的實質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貧富差距擴大,工人收入增長水平遠遠趕不上經濟發展的水平,社會購買力低,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造成市場的相對狹小,許多產品積壓賣不出去,導致生產和銷售矛盾擴大,造成了生產過剩的危機,進而引發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2)結合視點二,請同學們討論分析信貸消費過度會帶來什么影響?
學生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認識到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但當分期付款過度發展后,造成了經濟“繁榮”的假象,資本家為眼前利潤所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銷售的矛盾更加尖銳,刺激經濟危機的爆發。
(3)股票是企業的“晴雨表”,可以反映經濟運行的真實狀況。但是視點三里的股票還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嗎?為什么?
通過這一問題的探究,學生們把握了股票投機與經濟危機爆發的關系,即人們過度地進行股票投機生意會形成虛假的繁榮,使得資本家盲目地擴大生產,必然會激化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股市崩潰,經濟危機爆發。
結合多媒體課件,師生互動,共同總結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ppt展示)
【設計意圖】:將”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這一的教學重點與信息技術整合,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歷史資料的閱讀與分析,既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培養了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以及探究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過渡: 危機爆發后的世界是怎樣的?讓我們俯瞰世界,直面危機。)
二、俯瞰世界——直面危機
(一)特點
(ppt展示)
在這一環節,教師將本課的重點內容“經濟危機的特點”與信息技術整合。課件展示經濟危機時期的照片和小說《光榮與夢想》片段。照片直觀生動,能對學生們形成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小說的細節描寫更是把這場經濟危機的慘烈體現的淋漓盡致,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在展示照片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把握特點:時間長、范圍廣;對于小說片段,由學生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歷史細節,學生很自然地總結出這場經濟危機還有破壞性特別大這一特點。
(過渡:這是一場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這必然會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剖析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
(二)影響
(ppt展示)
問題生成:
(1)材料一反映了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美、法、德、日等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什么問題?
(2)材料二反映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以提高關稅來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真的能使自己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嗎?
(3)材料三顯示經濟危機不僅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還加劇了哪些矛盾?
(過渡:資本主義世界的出路在哪里?)
(三)應對
▲ 應對:德日應對經濟危機的政策使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形成。
胡佛反危機政策(“自由放任”)失敗
(展示圖片:德日美)
關于“自由放任”政策,展示胡佛所說“我們必須徹底擺脫政府對經濟的規劃,使政府完全原理貨幣供給和經濟領域,這樣我們才能走進一個以企業為主導,真正自由而無阻礙的市場經濟”,引導學生把握胡佛的反危機措施,結果和教訓。美國人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領導他們渡過危機。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討論、歸納,引導學生既明確了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經濟危機的表現、特點、影響、應對政策,既解決了本課的重難點,又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三.回首危機——危機的啟示
今天,我們一起回首了二戰前人類歷史上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回到現實,我們看見始于xx年夏天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至今仍未結束。面對危機,我們不禁反思1929年的大危機, 從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和解決措施中你覺得給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學生暢所欲言
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結合;
規范股市和信貸,防范金融投機;
居安思危,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生產關系……
那么,還有什么呢?
結束語: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美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胡佛的反危機政策又失敗了。人們需要看到希望,需要振奮精神。在這次大危機中,迪斯尼給人們設計了象征著希望的米老鼠藝術形象,米老鼠形象的出現,就宛如一道黑暗中的燭光,給當時苦難中的人們帶來了溫暖和心靈慰藉。這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不能放棄希望。那么,在現實中誰將給美國人民帶來希望呢?
設計意圖:感悟歷史,總結本課,引出下文。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導學案新人教版 篇2
【學習目標】
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認識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知識梳理】
1.原因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_______依然存在。
(2)具體原因:國民貧富差距擴大,限制了社會實際________能力的增長;毫無顧忌的分期付款和________,更烘托出市場的繁榮假象;人們醉心于________活動,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受到嚴重沖擊。
(3)直接原因:供需矛盾。
2.標志:1929年,美國________股價狂跌。
3.特點:范圍廣泛,________相當長,破壞性特別大。
4.影響
(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________:示威游行、罷工不斷;德、日法西斯分子趁機興風作浪。
(2)加劇了世界緊張局勢: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加強對________的干預,加緊在國際市場上的爭奪,彼此之間矛盾日趨尖銳;為盡快走出經濟困境,進一步加緊對________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奪。
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敗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國總統固守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對政府________。
(2)胡佛的反危機措施:如實行由聯邦政府和私人企業合作、扶持私人企業以擺脫危機的政策。
(3)結果: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不斷惡化,________更加尖銳,社會動蕩不已。
【基礎練習】
1.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這首兒歌反映的是( )
a.工業革命使環境惡化 b.戰爭危機日益臨近
c.世界性經濟危機發生 d.美國實施工業復興法
2.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爆發于美國,但很快演變成世界性危機。這說明( )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國是世界頭號大國
c.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工業化 d.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更加密切
3.美國胡佛政府面對經濟危機采取的政策是( )
a.采取有利于本國的貨幣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傳統政策
c.加強參與國際市場的爭奪 d.政府對國家經濟全面干預
【互動探究】
概念:經濟危機
是指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即相對于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發生了過剩,主要表現為產品過剩、工廠停工、工人失業、銀行倒閉,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問題情境1:觀察p80和p81兩幅插圖:《繁榮時期的汽車長龍》和《美國人領取救濟》。一切都似乎來得那么突然,剛剛還是繁榮的春天,一下子就遇到了肅殺的秋風。
美國的經濟繁榮得益于哪些因素?為什么美國經濟會從一戰后的“繁榮”一下子掉進經濟大危機的萬丈深淵呢?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國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幾乎占了全部國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約在美元左右的貧困家庭占總數的60%,他們的總收入在國民總收入中不足22%,還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國工人的工資增長2%,而工廠的生產率卻增長55%。農業工人的工資還不到非農業工人的40%。
問題情境2:為什么資本主義世界一國或幾國的經濟危機會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國家呢?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表現和特點有哪些呢?
問題情境3:1929~1933年經濟危機對于美國的經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世界局勢以及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問題情境4:在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打擊下,作為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是怎樣做的?結果如何?
問題情境5: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及解決措施給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什么深刻教訓和啟示?
【效果測試】
1.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趨于繁榮,但在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嚴重的危機,這是由于( )
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②無限制的股票投機盛行 ③資本家為眼前利潤,盲目擴大生產 ④勞動人民日益貧困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2.1933年,美國前總統柯立芝說:“在其他蕭條時期,總可以看到能夠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現時舉目四顧,卻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當時的情景說:“人們常常談到社會革命。成千上萬的人的確認為:被剝奪者和饑餓的人們將反抗把他們帶進這種絕望境地的政府和經濟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經濟危機給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破壞
b.經濟繁榮導致社會貧富分化
c.經濟危機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
d.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3.在危機面前,美國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危機的措施,但卻對緩解危機無濟于事,甚至起到相反作用,這是因為( )
a.胡佛的措施未改變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的本質
b.羅斯福所率領的反對黨的抵制作用
c.美國人民受危機打擊嚴重,已完全失去信心
d.美國人民不適應胡佛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4.1929~1933年發生了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是( )
a.“牛奶面包價格都漲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
c.“整個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靜” d.“為共渡難關各國變得親如兄弟”
參考答案:
【基礎練習】
1.c 2.d 3.b
【效果測試】
1.a 2.c 3.a 4.b